金鐘擴建滯後 延至明年底通車南港島綫不局部行駛

金鐘擴建滯後 延至明年底通車
南港島綫不局部行駛

【本報訊】連接海怡半島至金鐘的南港島綫(東段)最快下月便可開始試車,但受金鐘站擴建工程滯後影響,全綫需延至明年底才能通車。而基於訊號系統的設計限制,港鐵決定南港島綫不會安排海怡至海洋公園一段先局部通車載客。
記者:麥志榮

港鐵南港島綫土木工程項目經理黃健維昨表示,南港島綫列車下月起會在黃竹坑至海怡不載客行駛,進行一年測試。但港鐵不會考慮讓南港島綫先局部通車,因為情況與西港島綫西營盤飛站不同,訊號系統設計亦不能只運作一半,而且局部通車會影響日後全綫測試。

中國製造 無人駕駛

南港島綫10列國產列車已全部運送抵港,造價5.4億元,較一般市區綫列車貴一至兩成。但港鐵強調,列車屬全自動,亦有通脹及招標時間等不同因素,因此不可一概而論指列車較貴,而車價亦不會影響南港島綫日後票價。
黃健維指出,新列車全自動無人駕駛,是港鐵首批不設駕駛室列車,乘客可透過車頭及車尾的玻璃窗欣賞沿途風景。列車頭及尾都裝有應急用的控制台及逃生門,但控制台平常會鎖於密封櫃內,行駛時逃生門也會自動鎖起,就算有乘客多手亦不能打開。中央控制室可透過閉路電視及煙霧感應器監察車廂情況,如列車內出現突發事件,控制室會通知下一站職員處理,程序與其他有司機的列車一樣。列車控制及訊號系統均設有後備系統,故障時會啟動應變。至於有指列車車底裝置設計出錯,他重申,車底裝置符合標準,有足夠間距,不會撞到路軌旁其他設施。

他又表示,新列車採用了多項新設施,包括燈箱用水波紋圖案,配合南區沿海的地區特色,車門位置加裝圓形燈照明。扶手採欖形三叉設計,令更多站立的乘客可使用,吊環亦改用軟物料製造。車廂地台有隔音,車門亦加上膠邊,減低車廂內的行車噪音。
南區區議員柴文瀚指出,南港島綫部份路段明年初便會完工,與其閒置近一年,不如以優惠票價先局部通車,作為對居民的補償,尤其是來往黃竹坑至鴨脷洲一段,繁忙時間有大量交通需求。至於新國產列車,他昨天參觀後發現手工參差,有些接駁位明顯做得粗劣。而車廂設計亦不覺能反映南區地區特色。

南港島綫延遲通車,圖為該綫黃竹坑至海洋公園路段。

車內部份特色

 全自動無人駕駛,不設駕駛室,車頭及尾開放,控制台平常會鎖於密封櫃內

 座位兩側設計參考梳化造型,扶手採用欖形三叉設計

 設閉路電視,由中央控制室監視車廂情況,燈箱採用水波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