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大地球科學系學生謝子旗一次無心插柳暑假研究,卻找出大學博物館隱藏化石奇珍,鑑定後屬侏羅紀時代的魚化石,證明1億4,700萬年前,西貢荔枝莊存在副狼鰭魚(Paralycoptera),屬本港首次經鑑定的恐龍時代的脊椎動物化石。謝子旗在兩名導師指導下,完成研究、描述和鑑定,研究成果本月底將在科學期刊PeerJ刊登。
推前副狼鰭魚年代
這塊億萬年前古化石在西貢荔枝莊蒐集,該區屬世界地質公園範圍,過去化石擺放在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許士芬地質博物館。2013年港大本科生謝子旗進行暑期研究時,發現該化石並不尋常。其後獲港大地球科學系古脊椎研究所主管、助理教授文嘉棋以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張彌曼教授的指導,透過顯微鏡觀察與文獻比較,鑑定屬副狼鰭魚。
副狼鰭魚過去在浙江省永康出土,化石年份在早白堊紀,約1.1億年前;根據網上研究文件介紹,今次的發現改變學者對副狼鰭魚理解,連香港荔枝莊亦有發現化石,擴展了副狼鰭魚的地理範圍,而今次化石鑑定後屬晚侏羅紀,即1億4,700萬年前,推前副狼鰭魚年代最少3,000萬年。
研究成果本月底將在科學期刊PeerJ刊登,研究文件指本港化石可能隱藏更多的研究問題和答案,香港化石可成為今後的研究目標。謝子旗已於去年畢業,下周二返港大分享研究經驗。有關研究本月底在科學期刊PeerJ刊登,港大指反映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受國際認可。
荔枝莊屬世界地質公園範圍,岩石地層歷史可追溯到晚侏羅紀時代,過去發現蕨類植物化石和木化石。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指,曾多次在荔枝莊進行生態考察,發現近年大批遊客湧到荔枝莊觀賞岩石,有時更取走岩石留念。他提醒帶走任何的岩石、化石、礦物或泥沙均屬違法。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