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模型原是男孩子典型不過的嗜好,今年23歲的馬棣濠(Dicky),十一年前則因為喪母之痛,開始埋首砌「高達」模型,以此走過寂寞的日子,並從砌模型找到成功感,領悟做人「敢試敢做就會有出路」。
最初被「自由高達」吸引,從此走上模型路。Dicky記得當年一個模型盒內附有一張比賽的宣傳單張,砌過一年模型後放膽參賽,肯試便有希望,奪得了首個比賽冠軍。07年十餘歲的他由少年組晉身青年組,與年長的同好較量,未能奪冠卻讓他眼界大開,在同樣講究「完成度」的模型世界,了解自己的技術仍有進步空間。
Dicky指砌模型不單要組裝,亦講究顏色配搭、上色次序,亦考驗一個人的耐性,「有人整得個頭、整得個身,但係整唔到隻腳,因為覺得好似整極都未完,又或者臨尾撻Q」。多次失敗後,他領略到凡事不能臨急抱佛腳,「高達模型每一次都提醒我,你要好早嘅時候有晒全盤計劃,同埋去到中段嘅時候,梗係會有啲挫折去令到你原先個計劃唔得,咁我同時間又要去變」。
將與基層童分享模型
從砌模型,Dicky也看出港人特質。他指日本人砌高達模型大都追求忠於原著,仔細地還原高達的真實感,港人則既有追求忠於原著的技術派,也有重視創意的一派,正如港人在很多範疇上都做到高技術水平,又敢於嘗試與創新,「(港人是)你越話行唔通、越係話做唔到,我哋越係要去做,即係越覺得唔得嗰啲,我哋就係要去試,我諗好多新嘅idea就係咁樣走出嚟」。
三度在高達模型公開賽奪冠的Dicky,本月27日開始在愉景新城展出他的部份作品,他感謝父母、模型師傅及母校的栽培,決定未來減少參賽,將時間花在結合砌模型和義工工作,例如與低下階層兒童分享那數百盒未砌過的模型,讓他們明白砌模型就如人生,可以自己選擇要走哪條路、不應有太多限制,敢試敢做就會有出路。
記者 呂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