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仔是「職訓展翅計劃」的學員,是一名高能力(high-function)自閉症青年,最喜歡食薯片,大家都叫他「薯仔」。他現在於快餐連鎖店專職炸薯片,每次見到朋友,都會興奮地說如何可做出「脆卜卜」的薯片。
當初完成培訓計劃後,薯仔找到倉務工作,惟他的媽媽認為兒子曾於專上學院修讀電腦課程,有能力學以致用做文職工作,於是替兒子婉拒了。其後薯仔曾嘗試資料輸入及辦公室文職助理工作,可惜都過不了試用期,因為他忠於自己的某些固執思維及想法,與人溝通相處有困難,人際關係成為其維持長久工作的障礙,最終媽媽也得接受現實。
應向僱主坦承子女特質
影響自閉症青年就業的因素很多,家長除了調整自己的要求,也需順從子女能力、意願。薯仔媽媽看高了兒子的工作及溝通能力,以為兒子能應付需要獨立及應變能力較高的文職工作,結果事與願違。相反,有些家長總認為子女能力不夠,處處保護,例如陪伴子女面試、抹汗、遞水樽、整理衣衫等,可以的話幾乎想替子女上班。被溺愛的這群青年人,多是自理能力較弱,個人儀容稍遜,不要輕視此等問題,因足以影響人際關係和個人形象。家長應多給予子女自我照顧的機會,如做家務、整理書桌或床鋪、注意個人清潔和儀容等。
儘管大部份自閉症青年的工作能力不遜於一般人,惟不懂觀人鼻息,做事不曉變通,往往成為就業絆腳石。家長要向僱主坦承子女的特質和需要,幫助子女理解常見的溝通技巧。不少例子顯示,只要青年明白工作的要求,並得到同事的體諒,便可發揮潛能,成為僱主的資產。
撰文:協康會專業教育及發展學會社工王雪濱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