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嘅勵志故事,係李嘉誠靠串膠花,白手興家建立一個商業王國;而家嘅勵志故事,係你捱麵包成功上車:因阿媽改嫁成功完成機師夢。呢類所謂勵志故事,講到尾就係社會有病。花旗最近出嘅千萬富翁調查,指目前香港有5.6萬個千萬富翁,平均58歲,而佢哋賺第一個100萬嘅平均年齡係33歲。睇番25年前,即約1990年發生咩事。當時生活指數低好多,麥當勞一個餐10蚊左右,一串魚蛋1蚊有找,樓價更加唔使講,120萬買到一層700幾呎藍田匯景花園單位。只要你喺80年代經濟起飛時努力打工儲錢,仍有能力買到唔錯嘅單位,如進行投資做生意,捱去到33歲賺第一桶金。坐穩後,就安然踏入由90年開始嘅樓市泡沫起點。
我唔知呢班千萬富翁係點由100萬變1,000萬元,但90年代即使係搞實業,相信有唔少人有沾手炒樓先可以致富。所謂時勢做英雄,由捱出頭起家,加上投資眼光,再靠炒賣滾大身家,呢條發達之路,以前係好work,但今日一般打工仔,或經營小生意嘅人,喺高昂租金下生存已好辛苦,要儲第一桶金難上加難。只係時代越來越少可以讓一班腳踏實地嘅人,喺香港捱出頭嘅機會。後生仔要向上流動,一係靠炒賣投資,一係靠創新然後放眼世界,但兩者都講求早起步。
Fifi
http://www.facebook.com/lovefrystoc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