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識鐵布衫、金鐘罩,都可以從漫天箭雨中全身而退?其實唔難。本地箭藝愛好者將新興弓箭競技運動攻防箭(Archery Tag)引入香港,參加者透過靈活走位與戰術配合,憑手上的弓與箭淘汰對手取得勝利,大受年青人歡迎。
記者:佘錦洪
攻防箭(Archery Tag)源自美國,混合射箭與閃避球元素,參加者要一邊閃避箭矢,一邊擊倒對面箭靶上的目標,最先射中全部五個目標或淘汰對方所有成員者勝出。與閃避球相同,只要接到對方射出的箭矢,即可淘汰一名對手,並「復活」己方一名隊員。
攻防箭無規定場地大小,惟場地需平均分為兩份,每場比賽限時五分鐘,每隊由三至十人組成,各有一個箭靶及數個用作掩護的障礙物,中間有數米的安全區分隔,亦設有裁判監察有無犯規。參加者全程要配戴面罩保護頭部,有需要時可加上護臂以免被弓弦彈傷。
本身從事IT工作的岑智榮(阿Guy),閒時喜愛射箭,去年與朋友合伙,從美國取得攻防箭授權,開始在本地推廣這項新興運動,前後花費六位數字,冀望在年內回本。他表示,攻防箭有對戰成份,較刺激及體力化,受年輕人歡迎,而運動中講求團隊合作,亦曾受邀到不少公司及學校作為訓練團隊精神的其中一個項目。除室內館外,空曠的草地、停車場等亦可進行,惟本港可借租用場地不多,「好難搵到地方去搞,如果個團體本身有場就最好。」
要取得勝利,阿Guy稱需要妥善分工並善用掩護,拉弓上箭時要緊貼障礙物,否則往往會成為瞄準目標;射擊時則要盡量靠近安全區,縮短與對方間的距離,亦可從斜角視野較開揚位置攻擊,以提高命中率。他又指會射箭的人可能準繩度較高,但並無必然優勢,「其實都係五五波」。
攻防箭在美國進行了多項安全性研究,阿Guy表示從箭頭的扁平軟墊到弓的磅數,都經過特別設計,「射到可能有少少痛,但一定細力過你踢波畀人省中」,小朋友都可以參加。他特別關注坊間有仿冒的攻防箭出現,裝備均是內地製,箭頭則設計採用圓頭,「擔心佢冇正規規則,萬一發生意外會以為我哋都係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