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發証券(1766)招股首日,已超額認購逾45倍,借出接近643億元孖展,反映市場普遍受落滬港通、深港通下的券商股概念,以及H股定價較A股現價大幅折讓。不過一片唱好聲之下,亦有外資券商指出,由於市場上券商股眾,建議廣証只宜短線持有。
記者:黃翹恩
廣發証券H股昨日起招股,雖然由招股到上市適逢復活節假期,投資者以孖展認購需付十日利息,較一般新股長,仍無損投資者熱情。綜合十間券商,首日共借出642.8億元孖展,相當於公開發售集資13.95億元,超額認購逾45倍(見表)。其中時富證券更已借爆額度。
有望成上半年凍資王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該行預留140億元孖展額供散戶認購,昨日借出80億元孖展額,他認為廣証有望成為今年上半年的集資王或凍資王。該行副總裁何智威指,「呢隻未出roadshow(路演)前已經爆,就算借足九成半孖展,散戶分到嘅股數都應該唔多。」
打着「中國第四大證券商」旗號,廣証受歡迎相信是承接於滬港通以來,中資券商股受追捧的趨勢。廣証集資額一半(約140億元)將主要用作融資融券業務,招股書顯示旗下逾千六名投資顧問,居內地同業首位;客戶中富戶不少,超過14,500戶持有資產逾500萬元人幣,資產介乎50萬至500萬元人幣亦超過19萬戶。市場憧憬年內有望啟動深港通,相信會繼續谷大券商股價值。
廣証另一吸引之處,是H股招股價相對A股股價約五成折讓。相比同業中信証券(6030)、海通證券(6837)等只有約四成折讓,買廣証H股無疑是「執平貨」。
上海商業銀行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表示,廣証有機會屬今年最大新股,碰巧內地股市牛氣沖天,而廣証H股對比A股存折讓,已經有客人有意向借1億元孖展。上商現時孖展息率為劃一0.88%,在銀行界屬較低,例如永隆及創銀(1111)孖展息分別為1.5%及1%。
已有散戶入頂頭槌飛
然而,有市場人士提醒,廣証招股期近月底及季尾,銀行「閂水喉」或更手緊,預期廣証孖展或有頭威無尾陣,步中廣核(1816)後塵,即首日孖展認購「核爆」,超購近54倍,惟次日起至截止認購時,增速大大放緩。
有外資行券商人士透露,昨日首日已有散戶入一張1,500萬元的頂頭槌飛。他形容廣証的國際配售熱爆,「大家都覺得廣証紮根南部,第時推深港通會有優勢,但市場上嘅券商股都唔少,短炒就好,唔適宜長揸。」廣証招股至下周一(31日)止,4月10日掛牌。
【專家意見】
建議觀望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市場上不乏類似股份,相信不會如中廣核上市般熱炒。投資者宜留意認購後的禁售期,「A股𠵱家就靈靈性性」,萬一有閃失,「只可以坐喺度睇」,建議觀望。
可以入飛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照之前證券股的走勢,廣証孖展熱爆很正常。現價算便宜,加上短期股價的穩定機制,「股價跌唔落嚟」,建議不論用孖展或現金亦可照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