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大校務委員會昨討論法律學系副教授戴耀廷所涉及的四筆匿名捐款審核報告,據悉,其中兩筆合共35萬元給人文學院的捐款,被指用作聘用的研究助理,在佔中運動期間變成戴的秘書,不符捐款原意。校委會昨突指審核報告是中期報告,要求審核委員會再提供終極報告,釐清戴的責任,消息指建制派委員想借事件「煮死」戴耀廷。
記者:倪清江 白 琳 彭美芳
一名自稱「一個愛大學的學者」去年10月底,向部份傳媒提供一批港大內部文件及電郵紀錄,涉及三子之一戴耀廷2013年5月及2014年1月收取一位無名氏捐給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法律學院和人文學院,合共145萬元匿名捐款,主要用於去年6.22全民公投及佔中前期會議。
和平佔中去年10月底回應稱,該批款項是由佔中三子之一朱耀明牧師捐出,當中130萬元來自支持朱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熱心市民,另外15萬元是朱在壽宴所得。港大外洩文件顯示,校方知悉該四筆匿名捐款,但在左派窮追不捨下,港大校委會去年12月底決定由轄下審核委員會審核該四筆捐款有否違反港大規條。
要求提交最後報告
審核報告本月初提交予校委會主席梁智鴻,於昨日特別會議上供委員討論。會議歷時兩個多小時,梁智鴻會後忽然指審核報告只是中期報告,審核委員會將盡快提交最後報告,其他都沒有交代,發言不足一分鐘便離去。
據悉,報告指80萬元捐給民研中心用作設置公投硬件,符合捐款原意,但指民研中心未經批准便先行入票,存在不當;時任法律學院院長的法律學系教授陳文敏,收取30萬元捐款舉辦政制發展及法治教育會議及研討會,也未有違規。
不過人文學院所收的兩筆分別20萬元及15萬元捐款,報告指捐款用以聘用的研究助理向梓騫,卻在佔領運動中擔任戴耀廷秘書。據了解,建制派委員在會上咬着不放,指人文學院35萬元捐款運用違反原意。
審核報告並無指戴耀廷要就事件負責或受處分,故校委會要求審核委員會再提交報告,釐清戴的責任。消息人士相信旨在想「煮死」戴,但可能殺錯良民,影響收取該兩筆捐款的人文學院主任蔡寬量。
戴耀廷表示,委員會對涉事人士的查詢已相當廣泛並獲詳盡回應,進一步調查都不會有重大新發現,現時給人印象是刻意拖延事件。
佔中另一發起人陳健民澄清,向梓騫非佔中秘書處職員。佔中委託港大民研中心舉辦商討日及全民投票,而向是從人文學院借調到民研中心負責這兩項計劃,故須向佔中秘書處協調委員會報告其工作情況,並無參與佔中其他工作。「商討日同全民投票都係民研嘅正式工作,雖然有政治意義,但都係學術工作」。他強調戴耀廷的工作全為公眾利益,不涉個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