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潮籽:紳士裝修】
時代變遷,福井縣的百年眼鏡工業亦迎來變革,大廠紛紛引入機械提升產量,然而,仍有不少獨立職人堅持初衷,以一己之手負隅頑抗。他們飽歷滄桑,雙手早已粗糙不堪,卻造就出最細緻的手工藝品。雖然技術難以傳承,但仍願以餘生奉獻眼鏡,再次體現出福井人民頂風冒雪的毅力及耐力。
獨一無二精雕細琢 角野裁雄
大多福井職人都以板材作眼鏡原料,但角野裁雄卻設立了「工房 樹」,獨自埋首製作獨特的木製眼鏡。「木材柔軟及較輕身,戴得越久越能與肌膚融合,是板材沒有的質感。」角野先生專注地說。看着他以純熟手藝,把木頭裁成眼鏡,當中的手工絕不簡單。「最困難的地方是無法彎曲,製作一些弧度較大的眼鏡時,可能要用上厚達六厘米的木頭,逐少地削出來,花費更多時間。」
據他所說,製作一副眼鏡約需二至五日,「即使木材一樣,不同削法也可做出不同木紋甚至顏色的作品,我想做到完全一樣也是絕不可能。」手工加上作品的獨特性,早已把眼鏡提升至藝術層次,但他沒有就此停步,更把木雕工藝融入眼鏡之中,做出讓人驚嘆的作品。「曾有客人十分喜歡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的《神奈川沖浪裏》,希望把其融入眼鏡設計,可算是我最得意的作品。」雖然未能一睹真身,但單憑設計圖也可想像得到技藝之高。而在製作浮誇的藝術作品時,他亦跟潮牌如EFFECTOR等合作,可說是個雅俗共存的眼鏡職人。
八指巧手揚威國際 杉本圭彥
福井出現過不少有名的眼鏡職人,泰八郎、小竹長兵衞等當然是表表者, 「杉本圭彥亦屬其一,除多次獲東京國際眼鏡展大獎外,更曾於法國Silmo眼鏡展獲獎。」同行的眼鏡迷陳韋僖(Joey)介紹說。然而,他只有八隻手指,讓其經歷更富傳奇色彩。親眼看到他的斷指,帶點膽怯地問及當中故事,卻只換來淡如水的回應:「大概是三十年前的事,使用壓力機製作眼鏡時被切斷。」或許斷指曾經帶來肉體上的痛楚,卻從沒帶走他的快樂,「在我的職人生涯中,其實從沒辛苦,只有享受,眼鏡一直幫我實現夢想,而我現在最想把福井的優質眼鏡進一步推向世界。」
斷指多年,一直依靠八指親製眼鏡,近年雖和製造商合作生產,但仍堅持親手畫設計圖及親製原型,加上監工認真,令「杉本圭」的品牌質量有增無減。早已成名的他,雖然或多或少賺到些許名利,但這年老身影總是孤單地一手提着滿載設計圖的公事包,一手拖着放滿眼鏡的行李箱,獨來獨往,獨立職人這條路,相信只能靠滿腔熱誠來走。
無名職人獻出半生 山田光和
正如其他職業,有名成利就的,也有更多隱姓埋名的。山田光和製作眼鏡超過五十年,小屋放滿各式工具,在這狹小空間裏頭,多年來造出不少眼鏡。「他的工具都較古老,好像這部微烘機,我也是第一次見。他又用『datum expression size』來量度鏡框,那是五、六十年代的做法。」Joey解釋道。本與山田先生作深入交流,但他卻說只懂造眼鏡,不懂說話,只是默默示範打磨、拋光、鑽孔等工序,熟練非常,不比任何一位職人遜色。因為精通舊式眼鏡作法,他更被邀與強調復古風的品牌TVR合作。他的手工亦得到投資人垂青,將會推出以「山田光和」命名的作品,努力半生終獲成果,但他卻語帶欷歔道:「後人都不造眼鏡了,手藝恐怕難以傳承……」職人老化及技術難以傳承,恐怕正是福井眼鏡工業未來將要面對的最大難關吧。
用嘴巴延續眼鏡夢
作為眼鏡之鄉,福井縣也設立了眼鏡博物館,述說當地的眼鏡歷史,更提供手作眼鏡體驗班。榊幹雄是館內的解說員,雖然行動不便,卻仍堅守這份工作,「我的家族也曾從事眼鏡製作,可惜最後倒閉,現在我還後悔自己未能改變結局。雖然現在做不了眼鏡,但仍希望透過解說,傳承這裏的歷史故事。」
theWAREHOUSE
https://www.facebook.com/thewarehouse.opt
記者:韓繼聰
攝影:李善武、韓繼聰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