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市長的奇幻管治實驗(台灣專欄作家 楊泰興) - 楊泰興

柯市長的奇幻管治實驗
(台灣專欄作家 楊泰興) - 楊泰興

華裔大導李安的名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膾炙人口,台灣最近上演的「檜木的奇幻漂流」奇案也不遑多讓,男主角正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即便昨天所有媒體頭條都大做李光耀過世新聞,但柯文哲照舊佔掉所有報紙二到三個版面,毫不遜色。這樁奇案簡述如下,在警方對市府彙報一樁疑似盜採檜木案時,內湖分局長報告其為合法「漂流木」,此時,市長突然情緒爆發,要求撤換警分局長,只因議員提供舉證照片當中,樹況良好實在不似「漂流木」,柯文哲怒斥:「你是把我當成語『指鹿為馬』當中的秦二世嗎?」
此舉引來警方高度反彈,柯文哲的處境實在沒有比遭警方抗議的紐約市長白思豪好多少,因為這一回即有可能殃及池魚;平心而論,因為大都會警員實在不具備林木知識,其次業主握有合法文件,其三當場勘驗時還找來了林業官員背書。若以「依法行政」的原則,警方實在沒有甚麼大缺失,分局長也無督導不周責任,更不可能扯警匪勾結。
但檜木樹況的確與對漂流木一般印象相距甚遠,不無蹊蹺,而牽涉到利益十分龐大(超過千萬台幣,林務局也不可能讓民間撿拾到如此高價木材)。一時間要求市長檢討、道歉的輿論此起彼落,柯市長第一時間回應:「這是我遷怒了,同時道歉太多也很奇怪。」索性不道歉。神奇的是該漂流木竟然神奇消失,跑到苗栗去,而台北發現漂流木的地點竟還涉及當地官員非法開闢林道。
篤信「諸般可破,唯快不破」的柯市長,上任三個月來,行政的高效能、明快,的確令台北市民耳目一新,優點此處就按下不表,但他的快動作以及快嘴也同時幫他惹來無數麻煩,近期知名的包括:他稱外賓送錶是「破銅爛鐵」、外籍配偶是「進口」、稱慈濟堅持開發很「奇怪」等等,無不惹起軒然大波,究竟這是素人政治與民主政治天生扞格,又或者僅僅只是柯文哲個人特質使然?
柯文哲的「柯語錄」每每出人意表,例如他自稱「酷吏」,例如他說他用人是「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但這主要也是因為他沒有太多行政資歷,也沒有班底,不得不然。
這樣的做法,適合帶年輕部下,原因是年輕人精力充沛,欠缺的只是機會,有機會自然年輕好手趨之若鶩。但高階幹部就出現了嚴重問題,早先柯文哲的第三位副市長也因此遲遲沒法出線。原因無他,要找社會賢達出任市府高官,若非懸之以厚幣,說之以卑詞,然後三顧茅廬,菁英們如何可能不愛惜羽毛,把聲譽賭在你這個自稱「鐵血酷吏」的柯P身上。萬一你主威難測,又發生這一次的所謂「遷怒」,豈不冤枉。
尋求人才,中國人是用「千金市骨」的手法,管理人才作法,則是「恩威並施」或者「國士待之,國士報之」,柯文哲的作法明顯背道而馳,事實上柯文哲的作法,一直有脈絡可循,他在台大三度內部創業,均獲得相當的成績,主要所帶領的團隊都是中小型隊伍,換言之,能否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大型科層組織,實堪疑慮。
回顧他醫院經歷,最成功的是他的ECMO小組,這個做到了亞洲第一的醫療團隊,一開始就是他一人加上一兩位菜鳥醫師跟一堆年輕沒經驗的護士,一切都是柯文哲耳提面命,每周柯文哲親自改作業,不斷修改SOP流程,年年修訂(總共有13次大修訂),在此等高強度的要求之下,沒陣亡的部下們個個自然都成為技術中堅。
器官捐贈移植平台更幾乎是柯文哲一人的努力,將整個平台打造出來。而最後的「德蕾莎整合病房」的成功,靠的也是收攏一些沒法升任主治,卻想留在台大的中階醫師,柯P再破天荒身先士卒,以主任之尊下去值班,才獲得初期的成功,但一旦主治大夫們逐漸老大之後,整個表現數據也沒有前兩年理想了。
觀察柯文哲成功模式,第一是小團隊,第二是領導者的鉅細靡遺心思與強大的意志力,第三是普通的部下,但必須有高度配合度。在台北市府,這三點只有第二點依舊不變。其他完全不脗合,特別是第三點,別說高度配合,現在台北市府已經爆發請調潮,官員們消極配合明顯。
柯文哲為人稱道的一點是他具備高度智慧與反省能力,他十分明瞭他與東京、大阪、首爾、紐約等大都會首長一樣都是乘着素人政治的浪潮當選,但「素人風」可以得天下,能否治天下,由在未定之天,畢竟這是華人世界罕見的政治實驗,雖危機迹象初露,但號稱「唯快不破」的柯,能否快快調整自己因「快速」帶來的疏漏,仍待觀察。

楊泰興
台灣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