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個字最應「廢簡復繁」?陳健民話「义」冇義必須改

邊個字最應「廢簡復繁」?
陳健民話「义」冇義必須改

正當香港中小學「普教中」(以普通話教授中文)風氣盛行,甚至有人提倡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之時,內地近年卻有不少學者和文化人主張恢復繁體字。《壹錘定音》向多位名人查詢,問他們如果可以建議國內恢復一個繁體字,會挑選哪一個字。

佔中發起人之一、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選擇正義的「義」字。他指出,義的簡體字(义)像個交叉,但繁體版本大有含義:義字上半部是羊字,羊字左右對稱,象徵公平公正,而羊亦在古時常用於祭祀,代表信仰;至於下半部的「我」字則代表武士拿著武器。他總結稱:「加埋晒一齊,就係代表為咗公正,為咗信仰而戰嘅意思。」

陳健民慨嘆,今時今日的中國大陸,公平正義的觀念逐漸消失,若能把「義」字恢復為繁體,讓民眾了解此字的原意,在今天的中國特別有意義。

香港教育學院文化歷史講座教授鄭吉雄教授選擇「愛」字,因為有「心」才能愛。

書法家、中華藝術學會會長曾建霖選擇「國」字,他指以書法角度,文字筆畫愈多愈能以書法表現美感;簡體的「国」字中間是「玉」,只有寥寥數劃;但繁體「國」字中國間是「或」,較能發揮書法之美。

《壹錘定音》現邀請讀者拍攝短片,推薦你想恢復的繁體字,並透過以下方式傳送給我們,一起推廣漢字之美!

傳片電郵:[email protected]

壹錘WhatsApp專線: 9132 3813

傳片應用程式推薦:wetrans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