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政策傾斜 令蔡和平虧本

星政策傾斜 令蔡和平虧本

【本報訊】《歡樂今宵》之父蔡和平(圖)生於新加坡,年近七旬的他自二十一歲來港起,人生大部份時間離鄉生活。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他曾回新加坡開製作公司,卻因發展受限而打退堂鼓。即便如此,他仍高度讚揚李光耀的威權管治,更認為香港現時過份自由,窒礙發展。

認同家長式治國

新加坡政局最動盪那幾年,蔡和平遊走於不同國度。一九六三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合併,他留學澳洲。一九六五年,新加坡被迫獨立,他回到新加坡電視台工作,並於兩年後,來港加入無綫電視,製作膾炙人口的《歡樂今宵》。
七十年代末,蔡和平回到新加坡開設當地第一間廣告製作公司,卻受壓於政策傾斜,如廣告片規定須由電視台審查,最終蝕本離場。
但他一再強調,雖然個人事業上受阻,但卻十分認同李光耀為新加坡奠定的家長式治國模式,指人無完人,李為新加坡整體着想,犧牲部份自由也是合理的,「freedom(自由)係啱,但可惜有人唔識用,過度is the only trouble(唯一問題)。」
反觀香港,蔡認為過份自由,指反對聲音太多,不利發展,「首先要信,應該畀機會佢(政府)control(控制),𠵱家香港係大家拗拗拗,做唔到嘢出嚟,應該要respect(尊重),錯咗先講。如果有人好似李光耀咁,就算一個人話晒事,我都贊成」。
■記者朱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