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二十二歲教育學院女生自殺案,揭露死者燦爛笑容背後的心靈脆弱一面。去年九月她曾自殺獲救,最近因畢業論文進展不順利,在不懂紓緩壓力下吊頸身亡,死者捐出眼角膜遺愛人間。
記者:周鴻熙 司徒韋桐
英文名Amy的陳康霖,香港教育學院英文系五年級學生,今年五月畢業,住校內宿舍葛量洪堂,亦是駐舍學長,為新入舍新生提供支援。Amy性格開朗,facebook內有不少周遊列國的相片,包括梵蒂岡及倫敦等地,前年更在澳洲做交換生。
據悉,Amy對自己期望很高,也壓力很大,前年五月,她因功課壓力在facebook留言:「好辛苦,我頂唔順啦,唔得啦,我到底點做先好?」疑不懂紓緩壓力,去年九月更曾自殺獲救。Amy最近正忙於畢業論文,論文題目是特殊教育,因非常重視有關論文,並影響到能否畢業,壓力倍增。
向男友發死亡短訊
前日傍晚六時許,其二十一歲姓陳的男友(英文名Peter)收到她的「死亡短訊」,連忙趕到大埔教育學院宿舍,驚見女友在房間以絲巾上吊,立刻將她救下,惟送院搶救無效。Amy生前簽下器官捐贈卡,在家人同意下捐出其眼角膜遺愛人間。
Peter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前晚於facebook換上自己與女友合照,並留言:「I will always love you, even you're now become the angel in the sky.(永遠愛你,即使你現在已是天上的天使)」。
本身亦是教院學生兼學生會委員的Peter,承認女友最近受到畢業論文困擾,因論文題目與教授有分歧,進展不順利,因此情緒低落。
據了解,Peter最近陪她讀書溫習,已察覺她心事重重,加上下月就要交論文,懷疑因此壓力爆煲做出儍事;警方在場撿獲Amy的遺書亦提及畢業論文有問題而不開心。
設悼念閣 師生弔唁
悲劇轟動全校,校方在行政大廈大堂設置悼念閣讓師生在弔唁冊上留言,有認識她的女同學表示,Amy笑容燦爛,斯文有禮貌,曾立志當一名出色教師,其成績中上,畢業應該不困難,懷疑她過份緊張而走上絕路。
教院發言人表示,對陳康霖同學的離世感到十分悲痛及難過。校方已成立跨部門小組關注事件,為其家人及同學提供適切的支援。
校方又設立熱線輔導有需要的師生,以及安排四場由專業輔導員主持的情緒支援會,讓有需要的學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