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四億迷思】
【本報訊】價值千四億元的機場第三跑道造價高昂,惹各界爭論。機管局行政總裁(CEO)林天福昨引述顧問報告,指三跑可提升本地生產總值(GDP)百分之四至五,更可提供十萬個新職位。有工會擔心三跑倉卒上馬會帶來建造業人手不足假象,為輸入外勞開大門。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斥機管局繞過立法會自行融資建三跑,是破壞行政立法關係,揚言藉消防設施等幾億元撥款「監管你千四億」。
記者:佘錦洪
林昨接受無綫新聞《講清講楚》訪問,稱三跑涉及興建候機樓、行李處理系統和捷運系統等,加上基建成本上漲,及因應環保需要,填海方法有別於以往,環保開支達二百二十億元,令三跑建造價高達一千四百億元,相當再建「另一個機場」。他引述顧問公司報告指,當三跑落成後,可提升本港GDP百分之四至五,額外帶來四千五百億元經濟效益及增加十萬個新職位。
他又否認客運大樓由最初「雙Y」設計改成「單Y」是縮減規模,稱單Y設計可滿足二○三○年規劃客運目標,能處理新增的三千萬客運量。但他坦承,如空域問題未解決,要達到每小時一百零二班航機升降目標有問題,「但呢個協議係白紙黑字,係有幾十頁清清楚楚講咗,雙方未來根據各自需要嘅空域安排」。
融資損行政立法關係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表示,雖然有多項基建動工,但建造業仍有超過二萬個僱員面對失業及就業不足,認為政府應提供就業支援及妥善協調,若三跑倉卒上馬,「呢個係製造短期(缺人手)假象,為輸入外勞製造急不容緩氣氛」,一旦引入外勞,將進一步打擊本地工人議價能力。
身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的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昨出席《城市論壇》時表示,認同要興建三跑,以免香港被邊緣化,但他斥機管局繞過立法會自行融資興建,是破壞行政立法關係,指若港鐵當年以融資形式興建高鐵,不受立法會監管,「𠵱家乜事都唔知,地盤都唔畀我哋落」。
他要求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公開交代,若現時已有三跑,可否解決空域問題,「如果你話都仲係六十八班,即係冇個協議啦」。他希望動用輿論壓力,促使政府盡快將三跑的消防、控制塔設施等提上立法會申請撥款,藉此交代三跑細節,但他未回應新民黨會否拉布。
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稱,三跑有必要,認為機管局有能力自行融資,相信某程度上獲很多市民歡迎,又可避免立法會漫長審批程序,但指就算不申請撥款亦要到立法會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