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離岸人民幣息率近來一直高企,去年成功收購永亨銀行的過江龍新加坡華僑銀行,亦積極透過華僑永亨平台,吸納包括人幣等各類存款。華僑銀行集團行政總裁錢乃驥表示,鑑於人幣仍未完全流通,港、星及台灣等海外市場,不同時段的存息可能相差達十多點子,故集團可幫助有地區覆蓋的公司客戶調撥存款,以獲取較高息口,從而帶動存款增長及業務商機。該行又料,本港人幣高息情況,會維持至今年中。
記者:劉美儀
以市場公司客戶一個月期人幣存息為例,台灣、香港及新加坡水平,依次為4.1厘、3.5厘及3.45厘,三個月期為4厘、3.4厘及3.38厘。錢乃驥相信,因人幣未全面流通形成的市場失效,導致海外息率差異及誘發客戶調撥存款,這情況未來一段時間仍會繼續,此舉亦局部解釋了本港人幣資金池供應何以收縮,以及息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去年華僑集團人幣存款總額達六百四十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激增94%,原因與加入華僑永亨平台有關,去年該行人幣存款額達三百一十億元,對集團貢獻佔比49%。
回流存款未被撬走
華僑永亨行政總裁藍宇鳴預期,本港市場人幣高息情況,「會維持一段時期至年中」,不過因內地減息,北上定存的港人,最近將存款調回港亦有增多迹象。他稱該行憑藉集團品牌效應、公司客戶網及區域性優勢,可以「不必逐單同人(高息)爭(零售客)存款」。近期該行回流的存款,亦沒有被對手高息撬走,「流失存款不到3%至5%」,換言之95%仍回籠華僑永亨。
去年華僑永亨整體存款總額增長9%,若單計完成併購永亨後的下半年度,客存意慾更強,錢乃驥指以下半年年率化計,存款增幅高達兩成,反映集團「利用永亨平台吸收存款既策略幾成功」。
台灣人幣存款總額已逾三千億元,超越獅城,本港資金池則有下跌趨勢。一月底本地人幣存款總額按月跌2.2%,至九千八百一十四億元;如連存款證計,較去年底跌2.3%至一萬一千三百億元。
台企發債扯高存息
錢乃驥認為,台灣人幣存款波動較大,每當有機構發寶島債,集資後便會扯高人幣息率,各個海外市場的存款息差,有時亦達十多點子,故吸引公司客透過華僑等地區性銀行,調撥存款賺取較高息口。
華僑永亨現為四個月期、入門三十萬元的人幣定存,提供年息率4.38厘優惠,惟不算全城最高。以細額存款計,目前最高是南商的一萬元一年期定存,息率達4.5厘,信銀(國際)的三、六、十二個月期息率(十萬元)亦為4.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