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剛閉幕,會議期間最受外界注意的莫過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二○一五政府報告》。今年的政府報告,內容長達一萬八千多字(計及去年工作回顧部份),內容觸及社會上各經濟範疇(一如今年香港的《財政預算案》主題——「擴大優勢、多元發展」,涵蓋既寬且大,無一遺漏!),由最宏觀的經濟增長目標到較微觀的深港通都有提及,當中涉及不少投資主題,當中以「互聯網+」及「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較突出。
騰訊受惠「互聯網+」
1「互聯網+」:這是無限大的題目,後面的「+」號可隨意加上任何傳統行業,即利用訊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舉個例子:汽車出租自從引入與流動通訊網絡的應召程式之後,出租車接柯打變得更有效率,司機收入得以提高;召車亦變得更便捷,為乘客帶來滿意感受,這便是其中一個「互聯網+」的成功例子。
直接受惠「互聯網+」概念,首推騰訊(700)。在騰訊皇冠上的珠寶,當然是旗下各個用戶數以億計的平台,單是微信,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五億。在這些平台上,很多業務都可藉龐大的用戶群發揮小宇宙,例如:電子商貿、手機支付、網上金融、打車業務等等。騰訊剛公佈了去年全年業績,挑骨頭的對其手機遊戲增長放緩而失望,但這不重要,那邊廂其網絡廣告收入增長逾七成,是另一個增長亮點。騰訊在龐大的用戶群中找尋下一個業務增長亮點,絕對不難。
環保股吼光大國際
2「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環保問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佔有很大的篇幅,而且文中措辭非常堅定:「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
環保股當中,光大國際(257)業務範疇較闊,分為環保能源、環保水務及新能源,瓣瓣業務皆「食正國策」。揀環保股還要注意另一要點,就是必須「刁」要夠多,獲取新項目越多,未來的盈利增長才會越有保障。年初至今,光大國際已經取得四個大「刁」,加上已取得的積壓項目,項目總額超過一百○二億元人民幣,剛在三月初又宣佈取得三亞的新垃圾發電項目。光大國際在環保股中負債比率較低,所以財務上較靈活。
鄧威信
星展銀行(香港)(大中華)
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顧問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