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十四年來一直發展遲緩的屯門環保園,再被爆有租戶生人霸死地,園內第二期兩租戶,自二○一二年簽訂租約後,過了兩年期限,仍未建成廠房,現場至今仍是一片荒地。據了解,其中一個租戶,最近更有意出售公司逾五成權股,及後遇到阻力才暫撤回申請。業內人士認為,有關公司仍未投產,卻欲賣股圖利,有變相炒賣土地之嫌。
記者:雷子樂
港府二○○一年建議成立環保園,並動用逾億元公帑營運,但運作進度一直未如理想。在二○一○年,審計署已發表報告,踢爆環保園已比原定的計劃延遲了三年運作,環保署署長王倩儀當年更被立法會帳目委員會點名批評。記者審視環保園第一、二期工程的落實進度,發現去年原有的十四個租戶當中,最少有五個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疑讓五成予上市公司
園內負責再造廢橡膠輪胎的安發隆創新資源有限公司,在二○一二年初簽約後,至今仍未建好廠房。根據規定,租戶要在簽約後的二十四個月內完成工程。租約一般為期十五至二十年不等。而環保園去年提交區議會的文件也預計安發隆應在去年第四季投產。
不過,記者近日到場視察,廠房仍是一片沙地,只有小量平整工程。據了解,該公司最近更有意出讓公司五成股權,現階段已覓得心儀買家,對方是一家上市公司,並已簽訂臨時合約。有業內人士批評,該公司仍未投產就有意出售「大股」,有變相炒賣土地之嫌,若環保園不加以阻止,就是失職。
安發隆回應指廠房預計今年底落成,土地的運用會符合租約規定,但沒回應是否有出售股份的計劃。
另一逾期仍未建廠的租戶,是負責回收再造廢電池的新遠企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同樣於二○一二年初簽約,原本預計今年初可投產,但現場仍是一塊空地,長滿野花雜草。翻查公司註冊資料,該公司去年底亦出現了股權轉讓,其技術夥伴、台灣的建信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中退股,台灣的拍檔劉仲倫已辭任董事。
技術夥伴撤股或違規
有業內人士質疑,環保園當初審批租約時,對投標者的技術要求,佔了六成比重。若技術夥伴退股,會否有違當初的審批要求。新遠企業回應指,股權轉變一事,只是對公司內部結構進行調整,整合了公司的所有權於一家控股公司,並非技術夥伴的撤股,並已獲環保署批准,有關調整不影響租約的效力。
至於興建廠房進度,新遠企業指,有信心在今年內啟動工廠的建設並於二○一六年開始投產,但承認曾收到環保署的警告信及律師信。
環境保護署稱,安發隆電器五金有限公司的租約開始日期為二○一二年一月一日。該租戶正進行廠房建造工程,預計二○一五年內投產。根據租約規定,租戶如需進行股權轉讓或變動,事先必須向環保署提出申請,由環保署審批。安發隆最近曾作有關申請,但其後已撤回。 而新遠企業亦曾向環保署申請變動其股權,已獲環保署批准。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委員何秀蘭指曾有廠戶批評,在園內興建廠房要取大量牌照,有租戶花逾兩年時間仍未完成審批。她指審計署已作出批評,「之後係咪繼續一啲改進都冇?」至於有租戶懷疑出讓逾半股權,她指租戶是以平價租地,若公司涉及股權重大變動,應先取得政府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