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銀行:盼大中華佔利潤兩成

華僑銀行:盼大中華佔利潤兩成

【把握機遇】
新加坡華僑銀行去年全購永亨銀行,焦點之一就是把握人民幣機遇拓展大中華平台,集團行政總裁錢乃驥有信心,到二○一八年,大中華業務對集團的稅前盈利貢獻佔比,可由今年度的16%升至20%,超越馬來西亞(去年佔比19%)成為集團第二大貢獻市場。
華僑永亨於去年七月合併入集團,計入約五個月的稅後利潤為四億九千五百萬元;包括華僑永亨在內,華僑銀行去年大中華區稅前盈利對集團貢獻佔比,由前一年度的6%增至12%。

華僑中國併永亨中國

華僑銀行集團現於內地有兩間註冊子公司——總部設於上海的華僑(中國)及深圳的永亨(中國),鑑於內地法規只容許境外銀行設立一間本地註冊公司,錢乃驥表示,兩間公司正依法進行融合,融合進度視乎監管當局審批。
華僑(中國)的註冊資本為三十五億元(人民幣.下同),永亨(中國)則為十五億元,合併後將達五十億元。錢乃驥說,集團無意在融合後將資本減縮回籠,相信五十億元規模足夠未來內地業務拓展。兩間子公司目前的存貸比率,分別為逾50%及70%,融合後距離中銀監規定的75%上限,仍有充裕空間敍造貸款。
不過基於風險管理,錢乃驥指不少大中華貸款,都選擇在離岸入賬,去年共五百六十億坡幣(三千一百三十六億港元)的大中華貸款,僅八十億坡幣貸款在境內直接入賬。華僑永亨在大中華的分支行,連同永亨財務計共一百二十家;內地則有十五間,連華僑(中國)共三十二間,錢乃驥說未來不必大幅增加網點,只會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