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節目除了新聞報導外,電影新片舊片及歌唱節目都是我之所愛,尤其是中國好聲音那類的,從發掘新人到比賽選拔冠軍都很吸引,新人有時比成名歌星的水準還要高。專業業餘歌者成名的唯一途徑便是通過這樣的舞台,落選的有人抱不平,選上的還會被質疑,到了最後關頭尤其令人緊張,會不會選那位最啱你心水的出來?碰到參賽者脆弱一些的不堪負荷,淚崩決堤之現場表演觀眾也愛看。
一回有個少數民族歌手忍不住叫人不要選他,說是喜歡唱歌但不喜歡比賽……似乎很矛盾,但想落喜歡唱的唱得好的,食得鹹魚抵得渴,除此別無他途。專業裁判真的很公平嗎?是否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滄海遺珠沒關係,捲土重來數回總有出頭之日,選上名大於實的很快會在一輪輪淘汰賽中現形。
比較弄不懂的是不少早已成名的歌手也去湊熱鬧,讓未必有資格評他的去說長道短,像林志炫、蘇芮、彭佳慧這些唱片都曾大賣過的偶像級,也為了爭出綫爭排位而緊張,有的有觀眾緣, 像是來開演唱會似的並不緊張,有些則很勉強的吃着老本,遲暮之態溢於言表,資深歌迷唏噓,年輕不知來頭的歌迷則愕然。
幸運的是當如雷掌聲響起,歌手雙手一攤躊躇滿志好像在說:看這就是我捨不得舞台的原因。而其他的也許因為太懷念曾經的光輝即使要忍受今天的難堪也覺得值了。
觀眾如我,忽然看到聽到一個叫人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振的歌者,有如在陽光下踏浪而來會忍不住喝一聲采,一顆明日之星或許就這樣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