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四億迷思】
【本報訊】機場第三條跑道由於會佔用內地空域,效益備受質疑,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昨日繼續力撐,更聲稱與內地分享空域的協議已獲擁有空域優先權的中國軍方認可,但協議涉及內地戰略資料,所以不能公開。他又否認三跑計劃繞過立法會上馬,指跑道的控制塔及消防局等相關設施,均需獲立法會通過撥款才能興建。
記者:麥志榮
對《蘋果》昨日報道,政府內部已經作出評估,一旦深圳不願意讓出空域,三跑每小時升降量將無法達到一百零二架次目標,最多只能升降八十五至九十架次。張炳良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承認,任何大型工程,政府都會做不同情景測試,因為任何事情都可能出現變卦。
研分長短途收費
張炳良表示,內地空域軍方有優先使用權,二○○七年與澳門民航局及國家民航局簽訂的《珠江三角空中交通管理規劃與實施方案》(○七方案)無涉及軍用問題,只處理民用航空交通管理,但國家軍方部門知悉及認可有關方案。
他指,分享協議不存在搶內地空域及中港空域重新劃界的問題,空域重叠不會有安全問題,只要航機能互相協調維持足夠間距便可以。他又首次透露協議共九十頁及有附圖,對珠三角航道有詳細規劃,香港與內地及澳門稍後亦會再開會。不過,協議內容涉及內地空域的商業及戰略資料,所以不能公開。
張否認三跑計劃故意繞過立法會,強調與三跑相關的政府部門人手編制及跑道上各項設施,包括控制塔及消防局等,都需要獲立法會通過撥款,他明天亦要出席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向議員解釋三跑計劃。他明白公眾的關注,政府正考慮類似興建赤鱲角機場時成立新機場諮詢委員會的做法,設機制加強各界對工程的監察。
對於各界都認為三跑計劃徵收一百八十元建設費太貴,他表示,已去信機管局,要求機管局研究加重借貸比率及延長徵收建設費的時間,將一百八十元建設費降低,及為長途及短途航線訂立不同收費。至於增加航空公司收費,有關費用只佔航空公司經營成本百分之二至四,影響輕微,在競爭下航空公司亦未必會全數轉嫁給乘客。
張炳良承認三跑內部回報率較低,所有大型基建項目在擴建時,內部回報率的邊際增長一定比最初興建時低,但三跑有助本港長遠發展及便利市民出外。
或再擴客運設施
張炳良表示,第三跑道最新的客運廊設計是「單Y形」,與最初設計「雙Y形」不同,泊位減少,是由於三跑計劃最初目標是於二○三○年處理達五千萬人次的客運,機管局經評估後認為現階段可以三千萬人次為目標,但日後有需要再進一步擴展客運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