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霧霾天氣不斷,華中、江南、廣東一帶昨空氣污染指數居高不下,內地記者柴靜公開紀錄片《穹頂之下》,向民眾講述霧霾形成原因後,國家發改委公佈斥資十五億元(人民幣.下同)整治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霧霾,但民眾批評當局的撥款是杯水車薪,更質疑當局是拿民眾的養老錢,為製造污染企業埋單。
昨日,包括山東棗莊、河南鄭州、上海楊浦等地的空氣污染指數超過二百,屬重度污染等級,而華中、江南各大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接近一百九十,屬中度污染。包括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珠海的空氣污染指數亦介乎一百五十至一百八百,空氣質量欠佳。
內地民眾觀看《穹頂之下》後,紛紛質疑當局為何沒治理霧霾。國家發改委前日公佈的《關於組織申報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的通知》,指出當局將會撥款十五億元支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大氣污染治理項目,當局同時計劃撥款十億元進行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減少農民燒秸稈時污染空氣。
網民︰誰污染誰付錢
不少地方都激勵官員治理污染,其中四川當局鼓勵官員治霾,每年初各發放五百萬元治霾激勵資金,年終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市州,將扣收激勵資金。
對於當局的通知,不少民眾都提出質疑,有網民稱「為甚麼只有發錢一個辦法?」「多花點錢就能擺脫霧霾?」「誰污染,誰付錢!」
上海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