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男摘野菇吃 肝腎衰竭或須換肝

29歲男摘野菇吃 肝腎衰竭或須換肝

【本報訊】再有市民進食野菇後導致急性肝衰竭,或需換肝保命。一名八十後男子上周一在馬鞍山郊外採摘野菇進食後,懷疑食物中毒,三日後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診後,證實出現急性肝及腎衰竭,昨午轉往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據悉,病人或需換肝續命。醫生提醒市民切勿在野外採摘野菇進食。

○四年至今錄十八宗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一名二十九歲男子本月十六日到馬鞍山一處郊野,採摘野生菇類後即場生食,約十二小時後出現嘔吐和肚瀉。病人本月十九日出現黃疸,昨早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其後出現神志不清,因急性肝及腎衰竭需留院治理。昨午再轉送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情況嚴重。據悉,病人轉往瑪麗醫院後,院方立即為病人進行詳細身體評估,病人或需換肝保命。院方密切觀察他的情況,視乎病情會否好轉再決定是否需換肝。
防護中心表示,因病人入院後已神志不清,未能提供在採摘野菇的詳細地點,也沒有剩餘野菇供化驗,暫未知他進食的野菇種類。有關資料有待病人提供。
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四至一三年八月錄得十八宗進食野菇中毒個案,共三十二人中招,最年幼只有五歲,其中十五人要入院,當中四人因中毒嚴重要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其中一人死亡。死者在南非進食野菇後不適,抵港後入院不治,另有一人要換肝。中毒者多數是誤採含劇毒的鵝膏菌屬毒菇進食。

醫生:病徵越遲越嚴重

急症科專科醫生鍾浩然表示,菇類有一萬多種,普通市民難以分辨有毒或沒有毒的菇類,故市民切勿在野外採摘野菇。進食野菇後出現病徵,是越遲出現病情越嚴重,「食咗十幾廿個鐘先有事,通常嚴重過食咗三、四個鐘就有事」,市民或誤以為進食野菇後一段時間才有病徵,與野菇無關而忽略或延遲求醫。部份菇類毒性非常高,可引致急性肝腎等器官衰竭。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