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神話 - 陳惜姿

都市神話 - 陳惜姿

不是不歡迎國內同胞來港購買日用品,而是廣東省一億人口,香港蕞爾小島,就是十八區建設幾多個奶粉城、面膜城、洗頭水城、益力多城、紙尿片城,都應付不了龐大需要。不只是廣東省人民,有水客更做郵寄服務,把貨品寄到全國。那就算在香港邊境禁區建造幾多購物城,這「長城」終也敵不過祖國十多億同胞。
關鍵問題是,為什麼他們要來購買日用品。
有一種神話無法證實,在內地生活的朋友告訴我,在當地超市買同一種牌子的牙膏、洗頭水,較香港買來的稀。那是國際品牌,不是雜嘜,這現象叫人困惑。她向在這些品牌工作的朋友了解過,答案是:中港的貨,配方是一樣的,但由不同工廠製造。這回覆耐人尋味,令我琢磨了好一會。
若只是「稀」,當然沒問題,水份較多而已,怕只怕其他成份。但這一點難以證實,除非有化驗報告佐證。就是新聞機構,恐怕也拿不出這筆化驗費,或可能引起的訴訟費。
這種神話有多大程度推動國內同胞來港購物,不得而知。反正我學生的表姊妹,就是因這理由叫她代買各種日用品。
我也直接問過班裏的內地生,她們卻說,內地人知道貨品的品質是一樣的,但計算兌換率後,買水貨或親身來港買仍是便宜得多。即是說,待人民幣和港元的差價拉近,問題便可解決,什麼邊境購物城都不用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