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陰雨落,悵然若失,偶看賽馬結果,見「雷神」莫雷拉連贏五場,非有超凡入聖騎功安曷臻此!心曠神怡,落寞漸去。看賽馬逾五十年,導我成仙的是已故同學鮑智賢君,當年彼此十三四歲,倚着快活谷草坪欄杆看馬、賭馬。鮑君懂馬,常中彩,帶挈我有零用錢傍身。那年代郭子猷獨大,能與彼爭鬥的,僅澳籍騎師梅道登,也不外是略具威脅。郭子猷,人稱「大賊」,言其狠,說其辣,四十年代從騎,至七二年香港賽馬事業轉作職業化方退休,三十年來,得過十三屆騎師冠軍,名副其實大騎師矣。郭師騎馬,鞍穩催狠,騎式有類蒙古戰士,那是因為習騎時多策蒙古馬。跟郭子猷爭雄的梅道登,綽號「梅道人」,騎功中上,為人熟悉者乃是娶了名歌星蓓蕾,騎師美人,傳為佳話。
其實真正能威脅郭子猷的是鄭棣池,六十年代中上陣,即在六七年勇奪冠軍,此後一連八屆奪冠,鋒頭壓倒郭子猷。鄭棣池的騎功揉合英澳兩式,韁繩靈活而尤擅鬥後勁,藝高人膽大,每能尋罅抵隙,從狹窄馬縫中穿插而上直放終點,迄今難忘他策「人之像」,在兩匹馬當中竄上,真是少一點膽汁也不行。由於演出優異,成為馬迷偶像,人稱「池哥」;然而馬場是染缸,後來演出又如梅雨天,時晴時陰,飄忽不定,馬迷輸大錢,遂有綽號「垃圾池」。當時馬場有傳言「池仔無嗌你買嗰隻,你就買嗰隻!」果如是,靈過黃大仙。
郭、梅、鄭爭雄局面到七十年代中開始變化,這時澳洲來了個黃毛小子叫「加利.摩亞」,中文譯名是「摩加利」,乃世界十大騎師佐治.摩亞(老摩)二子,家學淵源,騎技精妙,七五年至八四年奪獲七屆冠軍。細摩(馬迷暱稱)出閘快捷,走位靈活,騎式純澳式,一新馬迷耳目,從此香港馬壇就成為摩家天下。名師配佳駟,細摩胯下名駒有「永勝」、「祿怡」和「超捷」,當中自以「祿怡」最廣為人知。「祿怡」馬主是會計師容永道,本隸吳子林廐,演出不穩,轉廐老摩,自此前程錦繡,至今仍烙在馬迷心坎中。我喜捧「細摩」,以他鬥志高、騎功好,輸了也心服。八十年代初,我在「天天」出版社工作,周末下注,買了四注六環彩,其中一場有「同德」,我心血來潮:萬一「同德」跑第三,豈非斷了六環彩?於是添加一匹陳柏鴻騎的「百勝福星」,朋友看到,笑我「杞人憂天」:「同德」怎會沒有第二名!嘿!合該有事,「同德」竟跑了個殿軍,斷盡天下六環彩,而我僥倖過關,如是者斬瓜切菜,連過五場,尾門細摩「加威勇士」把關,自忖:哈哈!穩如鐵塔,打風不脫,巨額六環彩還不盡落我袋中?
唉!好個細摩直路上姍姍來遲,只得第四,巨獎夢泡湯,想想細摩鬥志,必是馬不如人,只好認命。迨八六年爆發「上海幫」造馬案,摩加利被捲其中,我才恍然,信錯人矣,細摩並非忠厚一如咱們馬迷所想像,馬場豈有君子?
接踵上場的是土生土長葡籍騎師告東尼,七三年出道,七九年奪冠,取代細摩成偶像。告東尼騎功全面,夥拍馬王「同德」,取得不少殊榮,只嫌鬥後勁略為陰柔,美中不足。九六年元旦告東尼贏出「風雲羣英」後宣告掛靴,廿三年鞍上生涯,傷痕累累,再騎下去將會身殘,鈔票雖好,健康要緊,騎而優則練,成了練馬師!
告將軍一去,馬圈頓成南非騎師天下,八七年來了雷誠,綽號「馬場警察」,作風硬朗,疾惡如仇。雷誠最教人欣賞的是沿途猛力推騎,催策兇狠,無人能出其右,惜乎八九年三月二十五日策甘光達的「兆寶」墮馬重傷,從此隔別香港馬壇。南非騎師受歡迎,林紅飛迎來馬佳善,鬥志昂,擅搶放,得七屆冠軍,今已掛靴回南非。後來者韋達,成績更驕人,蟬聯十三屆冠軍,直到一三年始為潘頓所挫。論騎功,韋達非一流,一流的在於外交手腕,屢得佳駟,焉能不勝!
如今馬壇寵兒是南美騎師莫雷拉,搶放鞭推,瓣瓣精妙,騎功超卓,馬匹在他胯下跑來舒服,潛能盡展。老馬迷說「雷神是有史以來香港最好的騎師!」打吡日展奇技,四度凱旋,只是打吡大熱倒灶,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