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如果命運能選擇,誰會選擇孤單一生?科叔與日伯同樣自幼無父無母。科叔(五十六歲)曾經擁有美好家庭,妻子卻有婚外情狠心離他而去;年屆八旬的日伯生於戰亂時代,家人相繼餓死,自十四歲起孤苦伶仃。惡運未有遠離,科叔早前因意外致全身癱瘓;日伯則成了半盲翁,他們同為添置蝸居內的家電而苦惱不已。
記者:朱雅霜
科叔僅得兩個月大時,父母因婚外情離異,遭父母拋棄的科叔由祖母照顧,嫲孫感情特別好。科叔十七歲那年,因犯事被判入勞役中心三個月,其間當時已七旬的祖母老遠從黃大仙到大嶼山探望,「佢嗰陣好傷心,仲眼濕濕」。惟數年後,祖母在睡夢中離世,科叔無法報答親恩。
科叔在十八歲成家立室,誕下三名子女,適逢他失業,妻子須在夜場打工養家。為了讓妻子離開複雜的工作環境,他重投小販工作,努力賣水果及親手包裹蒸糭。無奈夫妻之情留不住,科叔重蹈父母的覆轍,離婚收場,他幽幽道:「佢有咗第二個。」妻子離開那天,是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六日,情深的科叔將日期紋在右手臂上,提醒自己別忘記。
妻子離開後,科叔為方便出外「搵食」,將三名子女交予岳母照顧,由他支付生活費。其後因無牌小販掃蕩嚴厲,他再度失業,無力供養子女。轉眼二十五年,科叔仍感愧對子女,「冇攞過錢養佢哋,內疚到唔敢見佢哋」。
一家戰時餓死
近年在大牌檔任樓面的科叔,前年因醉酒跌倒,傷及頸椎,在深切治療部醒來時全身癱瘓。科叔住院逾年,加上失去工作能力,一度萌生自殺念頭。後來他透過物理治療改善活動能力,目前其手腕已能夠控制電動輪椅,更擔任「新手義工」,才逐漸樂觀起來。科叔近日獲派公屋,惟正為基本家電及鋪地板費用而苦惱。
科叔有親人而不敢見,而日伯連一個親人也沒有。日伯原本一家五口,「日本仔(侵佔香港)嗰陣時餓死,好慘,冇得食」。他憶述日佔時期經濟環境惡劣,父親失業,一日只得一餐,其父母寧願捱餓,也盡量讓子女溫飽,結果父母相繼捱出病,弟妹亦相繼不久人世。當年,日伯只有十四歲。
為求溫飽,日伯多年來努力工作,曾任職粥舖伙頭、地盤雜工,直至六十五歲退休。他表示從來沒有結婚念頭,他苦笑道:「窮,無謂累人。」身體尚算壯健的他,疑長期接觸英泥,其右眼因化學物致盲而須摘除右眼眼珠,直至十一年前因眼窩凹陷而裝上義眼,「好睇啲,唔怕嚇親人」。
獨居公屋近二十年,日伯每天都要煲水沖涼,更從未使用過電熱水爐。他的家具大部份是搬入時購買,雪櫃已老化,無法製冷,惟一直無力更換。直至去年綜援出雙糧,節儉的日伯先更換新電視機,「冇電視機就寂寞囉」。兩個月前日伯在家中不慎跌倒,住院一星期,在六人病房中,身邊都是上了年紀的伯伯,但其他人不乏妻兒探望,卻只有日伯孤苦伶仃,「其他人有人探,我冇,都有多少覺得自己寂寞」。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將撥款為科叔購買熱水爐及雪櫃,並為日伯購買雪櫃,惟尚有其他家電需要,盼善長能慷慨相助,讓他們建立溫暖的安樂窩。
「日伯」捐款編號:C3858
「科叔」捐款編號:C3859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 專頁: 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