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濟州島,往日是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的幽靜島嶼,今日卻被打造成投資移民的踏腳石。小島大興土木,興建度假式豪宅和賭場,但仍有世代務農維生的濟州人,決意留在家鄉,以敬畏之心守望土地,種植大麥和蔬菜。同一天空下,不夜天與日入而息,兩種生活方式,引發矛盾不斷,但在一年一度的野火節,卻體現了共生的可能,成為另類風景。
今年35萬旅客湧至
要賺外來的錢,就是傳統習俗,也被套上商業化包裝,視作旅遊賣點。事實上,除了新修訂的寬鬆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新移民,旅遊業也改變了這個有「韓國夏威夷」之稱的小島。在此之前,濟州只是幽靜島嶼,原居民大都以務農及捕魚為業,過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百年以來,每到晚冬或初春時分,這裏就有焚燒田地乾草的傳統,祈求平安與豐收。
久而久之,這種放野火的習俗流傳下來,成了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的野火節。這種由濟州先民習俗昇華而來的節慶,成了一種燒掉往年厄運、祈求新年平安的儀式,也成為濟州獨特的文化祭。除了山火儀式,還會舉辦各類民俗活動,包括被視為成人祭的搬石頭比賽、民謠大會、傳統馬術比賽及煙花表演等。今年,就吸引多達三十五萬旅客由四方八面湧至。
寓意燒除去年厄運
由於大受歡迎,今年的野火節,更由過往的三天,延長至四天;場地幅員更廣,超過七十萬平方米,相等於一百一十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重頭戲是壯觀的點燃山火儀式,在元宵滿月之夜,人們在松樹枝上寫下心願,再拿起火把點燃樹枝堆。在廣闊的草原上,觀賞野火猛燒,寓意燒除去年的厄運,祈求新一年平安與豐收。
為準備這個濟州最重視的節慶,早於野火節舉行前兩天,當地農民已開始收集乾柴和雜草,又把木頭搭好紮穩,在不同山頭堆起一個個野火台。圓月高掛,儀式正式開始,點起了的野火台,照亮整個山頭。初春乍暖還寒,日落後的山風猛吹,氣溫驟降,圍觀的人爭相走到火堆旁取暖,但沒一陣,熊熊烈火下的高溫度,又把手臉灼熱,捱不了兩、三秒就要往後退。
如是者,人潮進進退退,煞是有趣。在廣闊的草原上,放眼望向人潮,有人誠心低頭默禱;有人好奇張望,為眼前壯觀嘖嘖稱奇。在熊熊烈火映照下,不論是穿上傳統韓服的土生土長濟州人,還是T恤短褲、專誠前來湊熱鬧的遊客,無不震懾於眼前壯麗的景色,同心許願,再無分你我。
攝影:林亦非
撰文: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