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知識改變命運,但資金同樣重要。有義務協助基層尖子報考國際知名學府的團體慨嘆,部份學生雖取得優異成績獲名校取錄,卻因生活費等問題而被迫放棄。團體期望向社會籌款成立獨立基金,自行發放獎學金,提供更多機會予基層學子。
記者:彭美芳
教育機構ARCH由投資銀行高盛前員工組成,包括合伙人余雅穎(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孫媳婦)及馬賢慧。ARCH提供小學至高中課程,也提供應考名校學府技巧,並另外成立社企ACO(ARCH Community Outreach),協助基層尖子高中學生於暑假到大企業實習,並跟隨「師傅」了解不同工種,有助選定日後升學就業方向。
ACO項目負責人羅可心指,ACO成立四年來,參與學校已由三間中學發展至十間,每年有二十名基層尖子參加,獲免費資助報考國際知名學府,如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等。
她說過去三年,分別有一名學生獲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取錄,及兩名學生獲倫敦大學學院取錄,可惜其中一人因學費太貴而放棄,另一名被取錄的學生徐梓峰,則因經濟問題延遲一年才可入學。
學費太貴放棄入讀
徐梓峰表示,去年曾嘗試申請倫敦大學學院有關的獎學金,但面試人員憂慮他無法應付赴英三年約九十萬元的生活開支,把他勸退。
就讀中大心理學系一年級的他,心有不甘,決定再申請本地政府的卓越獎學金,期望獲批後可九月赴英國升學。
徐梓峰於中五參加ACO,跟隨臨床心理學家,到專門治療自閉症兒童的機構實習,他指自閉兒是社會上被遺忘的一群,應以科學化的方式,了解自閉兒童的行為及心理,提供貼切治療,UCL的心理學科學研究令他嚮往。
同樣正申請卓越獎學金的ACO學員王影琳(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中六生),早前獲得劍橋大學法律系有條件取錄,本月應考文憑試。出身公屋家庭的她,希望能做「大狀」。「卓越獎學金」一月底截止,總共有六百五十八宗申請,結果今年八月公佈。
羅可心指,ACO連續成功協助學生獲世界知名大學取錄,但部份因為經濟問題被迫放棄學位,十分可惜。因此,他們計劃發起私人募捐計劃,籌款成立獎學金,讓ACO學員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