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從菲林明道天橋到肯雅曠野 - 彭浩翔

【七筆思議】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從菲林明道天橋到肯雅曠野 - 彭浩翔

二○○五年,我公司還在灣仔駱克道與菲林明道交界的大廈上,記得那時候街道上的氣氛,總有種莫名其妙的詭異,有天早上回公司時,突然發現路上好像少了許多垃圾桶,再過幾天,又發現鋪在地上的紅磚塊,其縫隙間都黏上了玻璃膠。這些都提醒了我,政府正在為世貿會議開始做準備。
那次的世貿會議在會議展覽中心新翼舉行,因此灣仔就成了示威者與警察之間短兵相接的地方。而我們這些在灣仔上班的市民,也感受到那股風雨欲來的低氣壓。

韓農衝擊防線

一如所料,世貿會議舉行期間,示威遊行不斷。在最後的一天,韓國農民突然從遊行路線上,化整為零,衝擊警察防線。而其中一批示威者,在黃昏時更成功湧到菲林明道天橋,並把他們從其他地方拆下來的鐵馬,都搬到天橋上,然後熟練地用索帶紮成一個菱形鐵馬陣,再把它反過來,讓弧形手柄可順利在地上滑行,跟着他們就從高點把鐵馬陣推下去。而原本駐守橋頂的防暴警察,在面對這個鐵馬坦克車時,也只好往後撤離。

他們從其他地方拆下來的鐵馬,都搬到天橋上,然後熟練地用索帶紮成一個菱形鐵馬陣。

韓國女生沒多爭拗,就直接把保鮮紙撕下來,替我綁在眼上。在綁上後不足十五秒,催淚彈就發了。

大概其他示威者收到了消息,都往這邊來聚集。剛巧我那時候在公司下來,於是被人潮一直推着走,最後走到菲林明道天橋上端。我站在馬路上,看到不遠處就是會議展覽中心,而天橋下方,正列着數十名拿着透明盾牌的防暴警察。
突然,在旁的一個韓國女生拍了我一下,然後遞上了一張保鮮紙。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可用來幹嗎,所以不懂反應;她也沒多爭拗,就直接把保鮮紙撕下來,替我綁在眼上。在綁上後不足十五秒,催淚彈就發了。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嘗到催淚彈(對,那時候催淚彈還沒這麼普及)。我在半哭半咳的情況下,跟着示威者一直走,最後輾轉走到銅鑼灣。

終踏肯雅之旅

這次的經歷,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為甚麼主流媒體一直宣傳對國際經濟有利的世貿會議,竟引來這麼多農民的不滿?於是我開始去關注在不公平貿易下的第三世界農民問題,也在網上找來不少資料。當發現樂施會也關注到這些問題時,我主動聯絡了他們,希望能夠在這問題上盡可能幫上一點忙。樂施會也很快回覆了我,並邀請我和太太及林一峰一起到肯雅旱災地區作慈善探訪。
由於肯雅是個許多傳染病的疫區,因此在出發前,單是接種疫苗,就得打上五、六針,還要分好幾天打,不能一天完成。我在想,要是沒有這個疫苗接種卡的話,在去完肯雅後,很可能許多地方都不會讓我入境了。
最後,在二○○六年七月,我終於放下工作,用了半個月時間,踏上這個肯雅之旅。在到了肯雅南部卡賈多及東北部的瓦吉爾旱災地區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原來生活上的每個細節,都跟食水有關,亦引發了許多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回程時我在想,這些問題單靠零錢布施絕對不足夠,雖然沒可能剎那間解決得到,但現在我最應該做的,就是把事情告訴更多人。因此我計劃把這次的經歷拍成電影,但最後卻因當地局勢不穩,只得擱置。後來我把原來的故事大綱發展成小說。在兩年前,一次跟b.wing偶然聊到這故事,難得她也有興趣,於是促成了《伊巴謙的一天》這個繪本。
大概許多人看着這個故事,都會覺得奇怪,總不像是我寫的。因為他們從來只看到一部份的我,沒看到我沒有表現出來的其他部份。認識我的人自然會懂,從不認識我的人,這也算是認識我平常沒有怎樣呈現出來的部份之開始吧。
在這本書終於有機會出版的時候,我想到要把它獻給我哥的女兒Nicole和兒子Brandon,因為我哥一直不讓他的小孩看我的電影(好吧,這個我是理解的),所以我一直在想,要做一些能夠讓他們看到的創作。這本小書大概能夠通過我哥的審查吧。

衷心祝福伊巴謙

對我來說,這個故事有很重要的意義。雖然二○○六年的故事,到現在才面世,實在太慢,但最終也能送到讀者手中,希望大家會喜歡。
最後,衷心祝福在北部瓦吉爾村莊中遇到的伊巴謙,要不是你的笑容,這小故事根本不會出現。不管你現在身在何地,也希望你每天都過得幸福快樂。此外,要是大家也願意為他們伸出援手,可到樂施會登記為「非洲之友」,透過每月捐款,援助災民開發水井及灌溉系統。要是想了解多一點肯雅旱災問題,也可到香港樂施會網站(www.oxfam.org.hk)查看一下。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本欄逢周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