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傳媒曾報道,中證監國際部主任祁斌近日赴美,游說全球大型機構投資者同意把A股納入MSCI指數。中證監發言人在昨日新聞發佈會回應A股今年六月有無可能納入MSCI時表示,近期已與MSCI、富時兩家指數公司和國際投資者面對面交流,下一步將積極解決和指數納入相關的技術細節,暗示A股六月入MSCI仍有阻滯。
記者:黃尹華
早前《路透》報道,雖然中國極力游說,但目前全球主要基金經理反對A股進入MSCI指數。報道引述MSCI內部人士指,大部份基金業人士對中國股市改革進展失望,對今年A股能被納入不表樂觀。
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基金界普遍反對A股納入MSCI指數,主要由於基金投資A股牽涉多項技術細節。
龐寶林舉例指,歐洲認可基金(UCITS)規定持有的股票須存放於信託銀行,而透過滬港通所買的A股是存放於交易所與政府管理的公司。
下一步優化滬港通
龐寶林又認為,MSCI於3月及6月舉行的例會上,將A股納入指數的機會不高,需時來解決技術上的問題方有望落實。
中證監昨日表示,將繼續與國際機構積極溝通,推動A股納入國際基準指數。
下一步工作將包括,與有關部門完善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制度、優化滬港通、研究推出深港通,解決相關技術細節。
在去年3月1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中證監亦表示,下一步將與MSCI公司經濟溝通,並做好與外滙、財稅部份的溝通協調工作。
當時滬港通概念尚未誕生,與去年比較,中證監今年言論較為樂觀,但亦明言需要完善QFII、滬港通,及推出深港通後才有望再做推進,相信上述工作難以在六月前完成。
中國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已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佔18.9%。若將A股納入,中資企業比重將升至27.7%,引發大量基金追貨,可能將帶動三千億美元資金進入內地股市。在去年三月份,金融指數供應商MSCI明晟曾就A股納入MSCI指數徵求意見,最終表示拒絕,但今年六月將再評審。
中證監罕有唱好股市
雖然A股今年納入MSCI指數機會渺茫,但有內地市場人士表示,由於A股過往曾多次闖關MSCI均不成功,市場已經習慣,相信內地股市不會因此受到衝擊。
中證監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同時亦罕見地唱好股市,指出近期A股大升是市場對經濟托底、金融風險可控的認同,是市場流動性充裕、中小企業盈利情況改善綜合的反映,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同時提醒投資者仍需要注意市場風險,也不要相信賣房炒股、借錢炒股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