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倘不讓空域 三跑效益減半 政府隱瞞內部評估 拒交代談判進度

深圳倘不讓空域 三跑效益減半 
政府隱瞞內部評估 拒交代談判進度

【千四億迷思】
【本報訊】千四億天價三跑的成敗,在於深圳是否願意讓出空域予香港增加航道。《蘋果》獲悉,政府內部作出評估,一旦深圳不願配合讓出空域,三跑系統每小時最多只能升降八十五至九十架次,遠遜於政府現聲稱的一百零二架次;有前線空管人員更估計,實際運作時只能做到七十多架次,較現時雙跑系統僅增約一成半。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日前只稱會做相關評估,有隱瞞之嫌。
記者:林偉聰

政府和機管局聲稱三跑道系統可將香港機場每小時升降量上限,由現時雙跑道的六十八架次提升至一百零二架次,但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落實二○○七年與澳門民航局及國家民航局簽訂的《珠江三角空中交通管理規劃與實施方案》(○七方案),方案關鍵在於深圳須讓出部份空域使用權予香港,以便為三跑增設航道。

空管人員:上限屬理論

政府至今無披露與深圳談判進度及深方對讓出空域的取態;前民航處處長林光宇早前亦指廣深機場都需要空域,難以遷就香港撥出。據本報了解,政府內部其實早已為一旦深圳拒絕讓出空域時、三跑道系統的最高升降容量作評估,並推算屆時每小時最高容量約為八十五至九十架次,比現時僅增加二十架次;換言之提高升降量這方面的效益亦僅餘五成八。
八十五至九十架次亦只屬理論上限,有民航處空管人員坦言,即使是政府現時所講的每小時六十八架次(升降各三十四架),多年來亦難以做到,因飛機升降之間要保持一定時間距離,「三十四班機係假設每班機同機之間隔一百零五秒升降係安全;但飛機喺空中同地面都未必準時,因安全或天氣影響有時一個鐘未必做到降落三十班以上」。
他指空管人員的職責是在一小時內盡量將三十四班機塞滿,「𠵱家我哋一般最盡係塞到三十班,有啲同事唔想機同機之間太近隔鬆啲,每個鐘得二十七班;好多時一個鐘做盡都唔夠六十班。新跑道話每小時要做八十幾九十班機我有保留,最後可能只係做到七十幾班」。
周二公佈三跑拍板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曾問張炳良若○七方案未能落實,三跑餘下多少升降容量,張只稱「會做呢方面嘅評估」,但未有交代政府已完成的研究並得出的數字。
人人監機會召集人周月翔指,根據九二年《新機場規劃大綱》,雙跑道最高升降量可達每小時八十六架次,形容不能使用深圳空域的三跑「無效益可言」。她指與其花巨額公帑及破壞生態不如在雙跑方案上提升容量,代價比建三跑小得多。她又指前民航處長林光宇早前稱現任處長羅崇文圖擴大香港空域令談判受阻,政府至今無正面回應,促請政府披露與深圳的談判進度。
運房局拒絕證實曾否做過有關研究及數字,對於與深圳談判及○七方案的落實進度,局方只稱方案中「有一些措施」已實施,拒透露細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為三跑護航,稱機場如同香港的大門,「當你哋(學生)長大需要用到呢個門口,就有設施幫到你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