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信報》特約評論員練乙錚前日撰寫題為〈梁齊昕的處境不就是香港人的一個縮影嗎?〉的文章,梁齊昕父親、行政長官梁振英同日撰文回應指是「政治攻訐,禍不及家人,這是做人做事的底線,請練先生及貴報停手」。專欄作者、浸大傳理學院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個人覺得,練文只是以理評理,梁的批評言重,但明白梁作為父親緊張女兒的心情。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譴責梁的行為,指嚴重箝制本港新聞、言論及表達自由。
記者:張婷婷
三月十七日梁振英女兒梁齊昕先後在facebook發帖稱遭母打罵,要離家出走,又召救護車到禮賓府,其後梁振英指齊昕有健康問題;事件連日來引起廣泛討論。《信報》特約評論員練乙錚於三月十九日撰寫一篇四千字長文,將齊昕在梁家的處境和香港之於中國作比擬。
練文指兩者同受英國影響;在家排中間的齊昕和香港一樣,過往分別未獲家人及大陸花太多精力管治,發展了自己的獨特性;各自回歸禮賓府和中國,得到物質好處,但「距離拉近了,什麼雞皮疙瘩,都看得更清楚」,關係變壞,強者亦不必客氣,「專制家長永遠是對的,反對者都是神經失常」。
信報:屬練個人立場
梁振英同日去函《信報》鄭重回應練文,《信報》昨刊登。函件署名「梁振英」,先重申「懇求大家給予齊昕和家人空間」,繼而批評練「不顧我女兒的健康狀況,借題發揮,我表示極度遺憾。我作為行政長官,不介意有不同意見,但即使政見不同,亦不應利用公職人員家人的健康或情緒問題,達到政治宣傳目的」;信末寫道「政治攻訐,禍不及家人,這是做人做事的底線,請練先生及貴報停手」。
本報未能聯絡練乙錚回應;特首辦亦未有回應為何獨對練文作出「鄭重回應」。《信報》總編輯郭艷明表示,練先生的個人立場不代表《信報》;至於今次事件會否影響日後《信報》處理練的文章,她表示:「以後的事我完全冇補充。」
呂秉權表示明白梁作為父親保護女兒的心情,但覺得梁對練的批評「言重了」。練文只是以齊昕的遭遇和香港放在類近的框架討論,以理評理,但不排除梁作為父親着緊女兒,而得出這樣的看法。毛孟靜認為事件涉及公眾利益,梁試圖妨礙傳媒評論,極為不當不智不堪。
記協主席岑倚蘭以個人身份回應認為事件嚴重性有別於年前梁向練乙錚發律師信一事,未至於影響言論自由。現時梁只是「請」求練及《信報》停手,但若梁是向兩者施壓,便要不得。至於為何「厚愛」練文?她相信或因練文最有系統及詳盡,「擊中梁振英嘅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