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唯一順利過渡到民主政制的「阿拉伯之春」國家,突尼斯卻深受伊斯蘭極端分子威脅,政府近期發動大規模圍剿,武裝分子逼得走逃無路,最後鋌而走險,改變攻擊對象,向首都旅遊重點埋手,製造震懾性效應。
「阿拉伯之春」源於突尼斯人民敢於上街,以人民力量推翻專制政權,鼓舞埃及、利比亞、敍利亞、也門人紛紛仿效,埃及和利比亞成功推翻獨裁者,但前者最終被軍人奪權,後者則陷入無政府狀態,只有突尼斯成功過渡到民主政制,去年十一月完成首次自由選舉,政權和平轉移,備受西方社會推崇,認為是阿拉伯世界中最成功的民主國度。
三千國民投奔IS
不過,民主政制伴隨而來的言論自由,卻被伊斯蘭極端組織利用,成為他們招兵買馬的工具,不少飽受警暴濫權壓迫、經濟拮据的失業年輕人苦無出路,被「伊斯蘭國」(IS)追求公義的宣傳所吸引。突尼斯一千一百萬人口中,至少有三千人投奔IS,在鄰國利比亞受訓,然後成為IS滲透非洲的主力。
突尼斯的極端分子過往主要襲擊反恐部隊,極少襲擊外國人或旅遊景點。不過,北非政治分析家波特(Geoff Porter)指出,隨着政府軍近期在全國發動反恐行動,在西部山區和極端分子連番惡鬥,令極端分子壓力越來越大,於是改為攻擊有西方人出沒的軟目標,以收震懾威嚇作用。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