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三宗 蚊叮狗再針人惡絲蟲上眼爆發

四個月三宗 蚊叮狗再針人
惡絲蟲上眼爆發

【本報訊】本港在四個月內接連有三人眼睛有幼蟲出現,治療及調查後確定是感染惡絲蟲,一種會在狗隻身上出現的寄生蟲。該三名病人中,有人因眼痛、紅腫及感覺有異物求診,醫生從其眼部取出惡絲蟲幼蟲。有微生物專家表示,當帶有此寄生蟲的狗隻被蚊子叮咬,同一隻蚊再叮咬人,便會令人感染該蟲;眼科醫生指,短期內出現多宗個案情況罕見。
記者:陳凱迎 陳沛冰

衞生防護中心昨晚公佈三宗個案,包括一名五十八歲女子自去年十一月七日起,左眼出現痛楚、紅腫和有異物的感覺,同月八日她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醫,醫生從其眼部結膜取出幼蟲,蟲樣本被確認為惡絲蟲(Dirofilaria repens)。另一宗個案涉及一名六十九歲女子,她自今年一月十九日起左眼感覺有異物,直至上月二日她到香港眼科醫院求醫,同樣是從眼部取出香港型惡絲蟲(Dirofilaria hongkongensis)幼蟲。
餘下一宗個案為一名十五歲男童,他自上月十五日起出現雙眼痕癢和流鼻水,其後於本月五日起出現低燒、疲倦和頭痛,眼部持續痕癢、出現紅腫和有異物的感覺。他於本月十一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同日入院接受進一步治療。他的臨床診斷為懷疑眼部感染惡絲蟲病。三宗個案目前情況穩定。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正調查上述三宗個案是否有關連,暫時未知他們家中有否飼養寵物,或在病發前曾否與動物接觸。至於患者的居住地區等問題,該中心均未有補充資料。

若惡絲蟲(箭嘴示)上眼,便須以手術移除。互聯網

眼會痕和腫

惡絲蟲是絲蟲屬的其中一種寄生蟲,狗隻是這種寄生蟲其中一種主要自然宿主。蚊子叮咬帶有惡絲蟲的狗隻,再叮咬人類,便可令人類感染。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惡絲蟲在人體內,常見存在於皮膚下和眼部,亦有機會於肺部出現,此蟲本身外形如一條白色幼線,在人體時則會蜷成一粒,導致患者感到皮下或眼睛有異物。
惡絲蟲需約數月時間由幼蟲生長至成蟲,此蟲在人體生長時,會有方法避過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患者未必會有組織發炎的症狀;但當惡絲蟲在人體死亡後,其釋放的物質會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反應,該蟲存在的組織位置會開始痕癢、紅腫和發炎等。惡絲蟲病不會人傳人,一般可透過手術除去該蟲或腫塊,便可解決問題,過去亦無死亡個案。

黃世賢表示,惡絲蟲感染並非法定呈報傳染病,故難以評論一連出現三宗惡絲蟲個案,是否顯示市民感染該蟲的風險增加,個人臨床經驗「通常每年有一至三個」。另有眼科醫生表示,短期內出現三宗與惡絲蟲感染相關的個案,情況較為罕見。衞生防護中心則提醒,市民應時刻注意環境衞生,並做好個人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