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意見】
惡絲蟲可感染狗及貓等多種哺乳類動物,但有微生物學家表示,本港曾有研究指出,只有約百分之二的家養狗隻帶有絲蟲,加上蚊子是傳播惡絲蟲的主要媒介,故市民不應因發生有人感染惡絲蟲的個案,而隨便將狗隻棄掉。有獸醫表示,狗隻定期服食杜蟲藥,可預防感染惡絲蟲。
貓隻也有可能感染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人一般不會直接從狗隻感染惡絲蟲,感染途徑是蚊子叮咬狗隻後,再叮咬人才令人感染。港大曾進行研究一百隻流浪狗和一百隻家中飼養狗隻,發現百分之十的流浪狗及家養狗隻帶有絲蟲,當中以心絲蟲較多,惡絲蟲較少。雖然貓隻也有機會感染惡絲蟲,但比率較狗隻更少,故市民不應隨便棄掉家養貓狗。要減少人類感染惡絲蟲的方法,應加強滅蚊,個人則要防止被蚊叮。
身兼城市大學生命科學總監的獸醫王啟熙表示,獸醫一般會建議市民定期餵狗隻服食杜蟲藥,減少感染心絲蟲,有關杜蟲藥對惡絲蟲也有杜蟲效果,故也可預防狗隻感染惡絲蟲,市民不需要及不應因擔心惡絲蟲問題,而隨便棄掉狗隻。市民應定期帶狗隻檢查,若獸醫懷疑狗隻感染惡絲蟲,可即時為狗隻打針及處方杜蟲藥治療。
■記者陳沛冰、陳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