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做了件生平從未做過的事:舟車勞頓跑到大會堂票房購買國際電影節門票。昨天出生的你可能不知道,二十多年前我曾經為這個影迷嘉年華奉獻青春,擔任了幾屆節目策劃,後來又下放當披上編輯外衣的公關主任,修煉隱惡揚善奇功,專門欺騙不虞有詐的少男少女在黑暗空間失身,賠上積蓄之外還要染上只有光影魔術師才能提供解藥的毒癮。既然是員工,當然毋須買票,胸前掛張工作證,喜歡什麼時候進場就什麼時候進場,不知不覺養成討厭的戲霸習慣。炒魷後人走茶涼,厚臉皮的我不識好歹,恃着在報紙版面塗塗寫寫,以為理應可獲贈券,獅子大開口向有關人士提出要求,結果慘過乞食,嗟來喚去百般留難。希治閣話齋,「英格烈,那不過是部電影」,無謂面懵懵送上門任人魚肉吧,人家生意蒸蒸日上,才不稀罕你在報屁股噼噼啪啪湊熱鬧,何況我這種口不擇言的毒舌向來彈多讚少,有屎話屎有尿話尿,根本無法輸送任何利益。
被巴黎電影流水宴寵壞了的胃口,其實不是那麼饑腸轆轆,早前聽聞今屆陳果有部以西西為主角的紀錄片《我城》,所以趁去文化中心看香港藝術節之便,專誠找訂票手冊。掃射一輪五花八門的單張架,竟然不見蹤跡,請教詢問處阿嬸,她纖纖玉手往前斜斜一指,才發現大堂有個連環播放預告的熒幕,底下擺滿遍尋不獲的觀影指南。嘩,怎麼封面如此……多嬌?太平山遠景加李三腳加蝴蝶加飛船,不但老幼咸宜而且是五十年前迪士尼主題公園的節奏,連排在右上角的字體也瞓身向娘靠攏,媽媽咪呀,太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