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權力,不知政治的政府 (獨立時事評論員 李兆富) - 李兆富

只知權力,不知政治的政府 
(獨立時事評論員 李兆富) - 李兆富

討論應否興建機場三跑之前,我想先將心中的連串問題寫出來:
一,政府和機管局,究竟是不知道民間有反對?還是自覺時運高,對反對意見視而不見?
二,香港真的非要興建三跑不可嗎?除此之外,難道別無他法?
三,假如不興建三跑,會有甚麼結果?
我早在三、四年前,已經聽說過反對機場三跑的聲音。假如機管局連這些人的聲音都沒有聽到,我會說他們的傳訊人員統統失職。事實上,我相信實情並非如此;過去兩年,機管局和他們的友好,四出進行游說。假如不是知道任務艱巨,又何需嚴陣以待?
既然要硬闖關,政府和機管局的理由應該很充份才對。究竟興建三跑的理由何在?經濟發展和創造職位,彷彿是所有問題的必然答案。不過,對不起,連我這個發展至上的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也覺得這個論點被濫用到一個地步,只有最懶散的人,才會信手拈來用的爛理據。我想提醒機管局和政府的官僚,香港的新一代,普遍不認為他們從經濟發展中有任何得益。再者,政府瘋狂地進行基建,扭曲了建築業人手的需求,甚至已經到了一個破壞創造力的水平。
政府和機管局拋出的第二個理由,是香港的機場已經飽和。甚至有機管局的說客講過:「你不覺得近年有更多航班延誤嗎?」
航班延誤,有許多原因吧?要確定跑道使用率飽和是航班延誤的主因,需要更多的客觀證據。不過,我可以肯定一點,就是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看,是沒有可能見到甚麼飽和的,因為飛機不似地鐵,不會出現上不了機的情況。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飽和論,對游說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更令人懷疑,政府和機管局是否有點詞窮理屈,結果被迫要拋出一些無從證偽的理由。
相反,民間反對興建三跑的組織,是我見過,準備最充份,提出理據最有說服力的一群。政府和機管局要是光明正大地逐一反駁相關質疑,我相信香港人是講道理的。不過,從我見到的表面證據看來,政府和機管局一直在逃避回應,予人鬼祟閃縮的感覺。
事實上,政府和公營機構,向來都是只求通過政策,不理民意反彈。當年高鐵,民意雖然未至於一面倒支持或反對,但政府只要夠票通過撥款,便霸王硬上弓。事實證明當年政府面對不了公眾的疑問,工程的問題卻不會神奇地消失,結果,在陽光之下還是會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高鐵的所有政治責任,張炳良推卸得一乾二淨,將輿論攻擊都引導到港鐵,反正犧牲的只是一個洋人打工皇帝。我只想說,沒有人可以擔保,假如機場三跑最終也鬧出醜聞一大堆,政府問責官員可以故技重施,責不上身。畢竟,像洋人所講,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香港經歷過高鐵的教訓,不會再輕易相信政府的假大空和擔保。
千萬不要誤會,我不是說政府有意欺瞞,但是政府執意要行政霸道,不願意面對政治,始終不是長治久安之道。要是道理在手,為甚麼要怕面對公眾?我相信香港人在許多問題上,還是講道理的,問題是經過十七年多的行政霸道,這個政府只知權力,而不知政治。
機場三跑,現在由機管局往市場融資興建,原則上我應該支持這種自負盈虧的方案。不過,我想講機場不但是壟斷式經營,香港人沒有選擇,成本轉嫁到市民身上,這不單是經濟問題,更加是政治問題。
此外,三跑強行繞過正常的政治程序,民間組織要以司法覆核環評結果去挑戰政府。這又是一宗政治問題法律解決的案例。據知入稟申請司法覆核的一方,還是對法庭的公正有信心,可是又有誰可以保證,如此下去,行政機關不會萌生干預司法機關獨立的念頭?機場三跑事件反映出來的管治流弊,才是香港當前最迫在眉睫的問題。

李兆富
獨立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