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惠客貨運需求雙雙回升,國泰(293)去年多賺兩成。集團主席史樂山嘆道,積弱多年的貨運業務,去年底起終見曙光。不過,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反映機票票價水平的客運收益率回落,預期年內繼續受壓。
記者:鄭柏齡
國泰去年賺三十一億五千萬元,按年增長約兩成,略差過市場預期。國際油價去年下半年起大跌,令國泰錄得逾九億元燃油對沖虧損,去年同期則獲利近十億元;集團派第二次中期息每股0.26元,股價昨收報16.94元,微跌0.6%。
需求放緩加上供應過剩,佔國泰逾兩成收入的貨運業務近年積弱。國泰主席史樂山在業績會上表示,去年下半年起,貨運需求終於見到回升,「最少比過去三年的表現好」,尤以前往北美市場需求強勁。他補充,現時難以判斷貨運市場是否已全面復蘇,但對今年該業務前景感到樂觀。
北美收益率降 韓國標青
客運業務上,反映機票價格及利潤的收益率,則按年下降1.8%,北亞市場及北美市場跌幅最明顯(見表)。集團指,雖然日圓大貶值刺激港人外遊意欲,惟市場競爭加劇、供應大增,使日本航線收益率受壓。韓國則成為去年最受歡迎的休閒旅遊點,收益遠勝預期。
雖然收益率持續收壓,但集團無意涉足低成本航空(廉航)業務。史樂山指,無論面對廉航或傳統航空公司,國泰、港龍的經營策略依然有效,推廣活動如fanfares亦大收旺場,「不能說永遠不可能(never say never),但除非現有的經營策略不再有效,國泰失去市場競爭力,我們才會去研究(廉航)」。
復活節大部份航線快滿
國泰行政總裁朱國樑指,國泰今年整體運力料增加約7%,主要投放在長途航線,除北美外,歐洲地區亦會加強服務。集團在農曆新年、復活節假期表現理想,「如果復活節想去旅行,最好快啲訂機票,因為大部份航線就快滿」;由於油價處低位,加上港元強勢刺激港人外遊意欲,朱國樑對今年業績增長感到樂觀。
不過,集團去年在燃油對沖上,錄得逾九億元虧損。國泰財務董事馬天偉透露,自二○一五年起四年內,國泰仍分別有61%、60%、50%及37%的燃油已進行對沖,平均油價在八十二美元以上。如按照現時油價水平,國泰潛在對沖虧損達到一百二十四億元,惟集團未有就此作減值撥備。
朱國樑強調,油價下跌仍然利大於弊,「唔好淨係針對虧損」,指為維持成本穩定,有必要作出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