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配合元朗屏山橋昌路東的新居屋發展,政府將在天水圍西鐵站旁重新興建公共運輸交匯處等設施,當中擬建的單車停車處,只可容納三十輛單車停泊,但造價高達三百一十萬元,即每個單車泊位平均建造費十萬元。立法會議員直指相當昂貴,「單車泊位通常只係一條柱『種』喺地下,點解可以咁貴?」政府解釋單車停車處工程費用包括搬遷受影響灌木、花槽等,承諾檢視造價。
屏山橋昌路東的居屋發展計劃,可提供二千四百多個居屋單位,容納七千七百人,政府早前曾放風指最快今年底進行預售。但居屋入伙前,必須興建全新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以配合新增的人口。
立法會工務小組昨討論有關工程,運輸及房屋局總土木工程師羅國綱表示,屏山橋昌路東公共運輸交匯處及相關工程撥款申請,涉及六億二百二十萬元,包括興建全新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以及興建橫跨屏廈路連接西鐵天水圍站的行人天橋及多個單車停車處等,有關項目已經獲得工務小組通過,稍後交財委會討論。
納居屋發展計劃
多名泛民及建制派議員也質疑造價太高,包括行人天橋造價竟達二億五千萬元,另在公共運輸交匯處旁擬建的單車停車處,只能容納三十架單車停泊,但造價達三百一十萬元,即每個單車泊位平均要花費十萬元。
民主黨胡志偉指單車位通常只是一條柱「種」在地面,質疑「點解可以咁貴」,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謝偉銓亦說:「超過十萬蚊一個單車位我覺得好貴,單車徑其他又唔包,純粹係得三十個位,我覺得奇怪係咪有其他創新設施所以貴呢?」
房屋署總土木工程師朱注良指出,有關單車停車處只是普通設計,並非創新設計。他又承認,單車泊位造價有下調空間,「有水位會降低,呢個數可能係預計多咗,返去會檢視吓」。房屋署回應,單車停放處的工程估算包括搬遷及保養受影響灌木、拆卸及重修部份現有花槽。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表示,一般建造約三十個單車泊位,工程費只需幾千至一萬元,「最簡單嘅一條柱,睇吓你用鐵或不銹鋼做啦,幾千至一萬蚊搞掂」。但他估計有關工程可能包括興建相關的道路等配套設施。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