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在茶餐廳市井文化中成長,那些特色術語耳熟能詳:靚仔(白飯)、靚女(白粥)、飛邊(去麵包皮)、生春(太陽蛋)、扣底(減飯或麵)、OT(檸茶)、206(熱檸樂)、籮柚(菠蘿油)、肥妹(熱巧克力奶)、打爛(炒飯)……不過時移世易,配合現實有新解:──
「兜亂」(碟頭飯上碟前將餸和底混合),指是非黑白真偽不分的政改方案,謊言詭語混雜在框架內上碟。
「隊Q住」(火腿雞蛋三明治),指硬銷偽普選方案時遇上頑強的反對派和示威人士。
「咪嘔住」(鹹牛肉三明治),指港人面對一批日漸猙獰陰險的媚主政棍,土豪劣紳、低級政治打手。想嘔?咪嘔住,陸續有來。
「加色」(加肉汁或醬油),比不上飯焦「抓教師」入職須上政治課,倡議把下一代師生洗腦染紅之悽厲。又,飯焦發言時一副後底乸青雞面(人家的孩子關我鬼事!),真是相由心生。
「淨水」(例湯只要湯水不要湯渣),巨貪徐才厚受賄犯罪面臨刑事審判,因膀胱癌死亡(死得好,否則有排捱。背後的大老虎馬上去還神吧?),當局決定不起訴,其「犯罪所得依法處理」,國庫豐裕了。(未完,明天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