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雞揀樓 - 林夕

挑雞揀樓 - 林夕

小時候,常常跟着媽媽去菜市場買菜,學會了不少精挑細選的竅門。例如嚴選肉嫩的未嫁雲英雞法門,即未下過蛋的小母雞,媽媽說,很簡單,只要把雞尾部提起來,往裏面使勁吹一口大氣,雞毛翻開,見肛門附近,即括約肌沒有呈現鬆弛狀,即表示此雞為處子之身。準不準繩,至今依然是謎,我只知道好玩。又難得雞販不嫌我煩,搞到一地雞毛,影響他下一位顧客,拖累了他賺銀兩的效率。
另一個是鑑定鮮魚法。這個頗科學,看魚鱗色澤有沒有閃光,也不妨用手往魚身廝磨一下,看鱗片有沒有隨手脫落,還嫌不夠,可以緊握魚頭,那魚鰓打開來,看是鮮紅堅挺還是想瘀血一灘。如果每個顧客像我這麼一搞,魚頭下顎將越揭越開,一副死不瞑目相,魚販生意還要不要做啊。又難得,從沒有小販罵過我,死仔包,搞搞震,冇幫襯。
那時代真和諧,真包容。街市婆街市佬沒有認為想挑一隻合心水的雞,是過分要求,也沒有瞧不起來買一斤幾兩魚的不知自己斤兩,沒有開罵:買隻雞啫,買條魚啫,使唔使啊。前世未食過雞啊,要傾家蕩產啊。
時代進步,一日千里,連買樓這樣傾現在的家、蕩將來的產的大事,都彷彿閒過買條魚。經濟蓬勃,賣房子的覺得,顧客揀房子,想研究一下哪款單位的窗子方向合不合心意,多餘過翻開魚鰓檢查血跡。否則,何以,官家的市建局跟私人發展商開售房子,竟然只給客人三分鐘挑選單位?投訴經年後,才大發慈悲多添兩分鐘,再投訴,發展商說,資料早已寄到客人手上,在家裏理應有足夠時間慢慢考慮。喔,原來如此,到了現場,就再沒有思前想後、三心兩意的資格了。
幾乎可以想像到賣貨的嘴臉,你這幫窮鬼,使唔使啊,買間樓啫。當年賣魚賣雞的,沒埋怨我阻礙他們收十塊幾毫的速度;今日賣樓的,竟然只有五分鐘耐性給下了訂金的買家揀樓。動輒幾百萬,又沒有像魚鰓給翻歪了雞毛給吹得一地,連窗都只是示範的,沒有實物可供摸來摸去摸壞摸臭,托大至此,可見貨如輪轉,眨眼售罄,買定離手,有幫襯,也別搞搞震。如此繁榮時代,採得百花成蜜後,真是為誰辛苦為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