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車齡限制遺禍深遠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十五年車齡限制遺禍深遠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 林鴻達

退役九巴平治巴士在澳洲悉尼參與公眾活動,再一次在香港引起熱議。除了一如過去數年類似場合引發討論香港的交通歷史保育與建議籌建交通博物館之外,今年更延伸至去年立法實施的「十五年車齡限制」政策問題。
上周尖碼之聲撰文提及過部份轉售至澳洲和英國的香港退役巴士,當地巴士公司採用更換引擎來提升廢氣排放標準;另簡單說明倫敦政府對AEC Routemaster如何在車廠已倒閉的情況下更換環保引擎的做法。市民或許還莫名其妙、懷疑是否可行,甚至擔心會否影響道路安全。筆者簡闡幾個較顯淺的汽車機械因素,使市民能明白和毋須擔憂。
首先要核對打算換上的新引擎的功率。通常會採用與原來引擎接近的馬力/扭力,盡量避免要額外更換其他驅動組件(波箱、驅動車軸),然後評估冷卻水箱的散熱能力和風扇的流量有否需要加大,接着就評估底盤、引擎倉的空間能否容下新引擎和相關的組件。但歐盟四期或以上引擎的技術先進很多,較細的排氣量就能達到比舊式引擎相同甚至更高的功率。例如倫敦巴士原來的 AV690引擎排氣量11.3L,換上的康明斯引擎只是8.2L,因此空間通常沒有問題。還要核對圖則,確定俗稱「偈躉碼」的引擎與底盤的連接點的修改方案。當然還有其他工作,但完成評估之後,就可以落實更換工作安排。
香港以往也出現過這類情況,甚至比英國、澳洲的例子來得更瘋狂,所指的是九巴在1990年將幾部準備調派行走途經荃錦公路的51線的MCW雙層巴士,把原來只有180PS的吉拿6LXB換上280PS康明斯LTA10引擎。另外,九巴曾經因為環保理由,在04年底將一部原配備歐盟三期引擎的富豪B9TL雙層巴士,換上歐盟四期引擎(現時車牌號碼MF5116)。
以上的例子不單清楚說明更換引擎是可行、沒太多困難的事情,也證明可以作為改善廢氣排放問題的方案。前年審議「十五年車齡限制」法案時,筆者就是以這些例子為立論基礎提出更換引擎取代立法限制車輛使用年限,與負責法案的環保署助理署長莫偉全在立法會爭論個你死我活,但他不能對我的所有質疑作正面回應。這些都在立法會檔案當中清楚記錄。可惜的是,大多數議員、政客都不諳汽車機械、運輸業情況,盲信莫偉全、陸恭蕙之流所謂權威,沒有認真審議法案和背後的因素;甚至我親身見證到有某工會背景的議員言行不一,口說站在業界一方,實際沒跟政府周旋,這條《空氣污染管制(空氣污染物排放)(受管制車輛)規例》(Cap.311X)在2013年底通過並在2014年1月生效。
近月有運輸業人士接觸本人,他們均表示完全理解在環保方面的責任,但政府霸王硬上弓通過法案,如今又對汽車代理未能趕在今年年底第一個死線前赴運涉及的逾千部車輛,擺出毫不在乎的態度。他們還透露甚至有官員表示「法例只是要求淘汰舊車,新購車何時領牌沒受限制」,形同迫使他們結業,就使他們感到氣憤難平。
這條Cap.311X法例由審議和立法過程充斥疑團,現在運輸業界怨氣沖天;有具法律效力記錄證明有低廉成本達致相同環保目標的替代方案的可能性,黃錦星該盡快煞停執行法例和相關政策。筆者預計要是特區政府仍死撐,向運輸業界擺出高傲差劣的態度,下半年甚至更早的時間將會引起激烈的迴響。環境局、環保署得臨崖勒馬,免招致一個無法駕馭的政治危機。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