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到不能倒銀行」的本地版公佈增資要求,金管局昨披露銀行清單及明年實施的資本要求,包括三間發鈔行、恒生(011)及東亞(023),未來十二個月內需按所列組別,計算較高吸收虧損能力的額外緩衝資本要求。證券界認為,未來大行派息政策會更有理據趨向保守。
記者:劉美儀
五大行被列為具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D-SIB),其明年度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將增加0.25%至0.625%。滙豐、恒生及渣打均回應,本身資本充裕穩健,目前毋須集資或由集團注資。
法巴香港金融研究部主管陳志銘表示,大行資本要求將較非D-SIB銀行更高更緊,而有關要求亦按年遞增至二○一九年才完成,故未來在派息政策上,大行更有理據採取保守或增幅不太顯著的方向。金英證券(香港)中國香港銀行研究副總監陳昔典則指,出售資產後的恒生及中銀,CET1水平將遠超監管要求,或會將額外資本以股息回饋股東。
滙豐額外增0.625%
D-SIB清單內的五大行,按巴塞爾委員會評估及國際要求,首階段(二○一六年)增資比率應介乎0.25%至0.875%,到二○一九年CET1額外總要求,增至1%至3.5%。惟金管局是次公佈的入門要求,並無銀行列於第五組別(0.875%),最高的滙豐銀行為0.625%(第四組),中銀、恒生及渣打均為0.375%(第二組),東亞最低為0.25%。
恒生出售興銀股權今年上半年將入賬,其終點CET1將升至14.3%,該行財務總監梁永樂表示,當局公佈的D-SIB計算平衡了不同考慮,要求亦在該行計算內,恒生資本水平現況穩健,但會不時檢討資本需要。對於新增要求是否令大行派息更保守或引發行集資,他指每行派息根據資本規劃評估,集資與否亦視乎業務增速及資本管理。
滙豐發言人說,新增資本要求乃預期之內,滙豐資本充裕,意味毋須集資。渣打(香港)發言人亦謂,該行資本充裕,對相關新要求早作準備,毋需集團注資。截至去年底,滙控、渣打及東亞的CET1,依次為10.9%、10.7%及11.8%。連同最低基本法定要求、留存緩衝資本及逆周期緩衝資本需要,D-SIB銀行CET1最少需達10.5%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