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把一共三十一億元、涉及二十五個非經常性撥款項目納入財政預算案,被泛民批評繞過立法會監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承認,此安排是三十年來首次,其一考慮是「應付立法會嘅緊迫時間」,但堅持做法只為精簡程序,「完全冇繞過立法會」。
30年來首次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預算案。對於將二十五個撥款項目與預算案綑綁,令立法會無從逐個項目審批,工黨李卓人指,政府開支日益龐大,而立法會肩負監察政府責任,斥政府此舉等同剝奪立法會權力,繞過立法會監察;即使政府以往曾經試過此做法,也是殖民地年代的事,那時立法會尚未直選。
公民黨議員梁家傑也斥政府再次無規矩,特首梁振英「話點就點」。
建制派則為政府護航。工聯會黃國健以司機遇上塞車為比喻:「拉布阻礙咗條路、阻礙咗條行車線,揸車嗰個當然係諗辦法轉線,塞住喺度唔郁、喺度等咩?」
陳家強稱,將非經常性撥款納入預算案在一九八五年前也曾試過,今次做法是三十年來首次,指做法有法可依,今次破格動用,其中一個考慮是立法會審批時間緊迫:「我哋係完全冇繞過立法會嘅,完全唔係我嘅用心、行事嘅方式,當然應付立法會嘅緊迫時間,係其中一個考慮,但唔係唯一考慮,我哋希望能夠精簡程序,令議會同財政撥款審批程序,更加簡便同簡化」。
■記者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