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胚芽故事】
在紐約了解零垃圾少女Lauren Singer的生活後,心裏已急不及待想回港,立即展開零垃圾生活。雖然香港沒有一間unpackaged超市,但香港還有很多米舖和小店是unpackaged;Lauren自製護膚品,香港有更多人手製環保有機的護膚品,不但選擇比名牌更多,而且可以商量自攜器皿,更可以節省DIY的時間;Lauren買二手衫、生活用品從膠轉為金屬的,這都是容易買到的。所以,那時我想,為甚麼在香港,不能夠做到零垃圾生活?回來後,我跟不少環保人士、周遭我所愛的人,分享我打算實行零垃圾生活的計劃。誰知,一桶又一桶的冷水潑過來,他們說:「你真係諗住試?算吧啦!點可能做到?食魚都有魚骨啦!」就是這種自暴自棄的想法,我們永遠無法影響商家的做法,無法做到零垃圾的生活。今天,我想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我們可以做到多少,走得多遠。
陳芷慧 Barbara
扮靚籽及專題籽記者
環保程度止於帶環保袋、凍檸茶用鐵匙篤檸檬、點菜時叫少飯。對美過份追求,幾乎每日一個新look,家裏儲下一大堆衣物。有感不能長期以購物麻醉生活壓力,希望改變生活態度,得悉紐約有位零垃圾達人Lauren Singer,厚着面皮向她請教,今年立志以零垃圾生活作為最大目標。
從紐約回到家後,我告訴媽媽:「你做菜時,切記將廚餘放進這個鋁碗裏,要用來堆肥。我們要開始實行零垃圾生活。」媽媽即大喊:「你儍的嗎?零垃圾生活?嘥氣,着完你一箱襪先啦!」無論對我或我媽而言,環保是少研究的課題,家居用品以美觀為大前提,實際與否我們實不在乎。一家四口實行零垃圾生活,難度極高。看着那堆廚餘,媽媽又嚷:「咁臭,會惹蟻。」我回答:「放在雪櫃裏,不臭的。」我上班去,她把廚餘鋁碗裹上保鮮紙。噢!又一件垃圾,始終未能阻止「罪案」發生。下班回來後,我用來記錄垃圾的玻璃樽裏,多了幾條菜芯,「廚餘不是放在這裏嗎?」我冒火了:「不是啊!」結果,我還是不厭其煩地花了一小時,解釋我們這一家未來的零垃圾生活。
種植篇:城市人 化腐朽為堆肥
回來後致電喜歡種植的友人,問及有沒有朋友收集廚餘用來堆肥,他介紹「習慣×自然」的負責人陳嘉儀(Ivy)給我認識。Ivy原本是平面設計師,租借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為工作地方。後來在天台開墾小菜園,於是收集街坊們的廚餘來做堆肥,所以我也努力收集廚餘。可是,第一晚跟友人飯敍就出事了。我們凝視日本醃製的蘿蔔和wasabi良久,我問:「應該都可以回收吧!」友人有點疑惑:「wasabi好刺激啊,醃過的瓜菜也可嗎?那牙籤也可以嗎?」後來Ivy跟我們說只要天然的東西就可以,即使只是米飯,澱粉質都是營養。
Ivy說:「以我認知,九龍區只有我公開收集廚餘,新界則有粉嶺的馬寶寶農場;因為我在市區,肉類和海鮮分解時會發出惡臭,所以不會收集這兩類廚餘,若有,可以拿給馬寶寶農場。」她帶我到她的小菜園。嘩!木瓜剛長出來,番茄們也果實纍纍,「你看!不要小看這些自製的堆肥。」然後她指着旁邊幾盆草,續說:「這幾棵其實是牛油果,某次堆肥中發現牛油果核發芽了,我們便把它拯救出來。」她說,原來家裏做堆肥不難,買一個耐用的廚餘桶,把一周廚餘倒進去,一份濕料、兩份乾料,可以撿拾枯葉做乾料,將其混和,加好蓋,廚餘變成啡色後,就成堆肥了,「家裏種植都可以自給自足。」她問:「你有興趣在家裏試行嗎?」我答:「還是讓我媽先看順那碗廚餘吧。」
飲食篇:玻璃樽 回收盛載醬油
廚餘解決了,接下來就是日常用品的選擇,亦是最大的難題。我發現,我們家整個消費思維開始倒轉過來。從前,我媽會想哪個牌子的豉油合口味,現在會找哪個最少塑料的包裝。我先做資料搜集,到超市一趟,發現只有啤酒、番茄醬沒有塑膠封邊,內裏亦沒有一張用來密封的膠蓋。貨品上的招紙,還得逐張去摸,辨認清楚是紙質,還是燙了膠。煩惱之際,致電Ivy,她說:「生果上的招紙是膠,分解不了。像雜誌光面質地的,也難分解。」這個過程的確令人沮喪,店員輕而易舉地貼一張特價的招紙,就讓我縮手而回,亦意味着除了番茄醬,其他材料還得逐個找。
對中國家庭而言,糧油或許是不可或缺的。香港雖然沒有無包裝的超市,幸而還有小店和老店在掙扎求存。米和油可以在石硤尾的成興泰米行找到,同事說米行裏售賣的南非花生油,家裏煮菜時全屋都瀰漫着花生油的香味。到了成興泰,才知老闆平日自己把鹽和糖分包,所以我們也可自攜器皿購買。唉!早前在超市買了一包一百零八元棉布袋裝的法國海鹽和太古出品的紙袋裝紅糖。誰知,內裏還是用塑膠袋裝。醬油也找了很久,偏愛悅和醬園,喼汁用回收的藍妹啤酒樽來盛載,本地生抽同樣盛在玻璃樽,雖仍是用膠蓋封口,但比那條用來密封的膠邊實際耐用,而且老闆挺歡迎回收玻璃樽,「很多街坊都會把樽拿來給我們回收。其實,我們買一個新樽的成本,比將樽重新高溫消毒的成本更高,因為清洗的排污費更昂貴。」曾經致電農場,問及可否自攜器皿買牛奶,因為不是每間便利店都售賣十字牌玻璃瓶牛奶,老闆娘有點煩躁地說:「當然不行。你知道這樣會增加我們好多工夫嗎?」別怪她,相反,政府在環保的排污費上又可否體諒經營者的心意?
日用篇:柔順劑 以醋加水自製
兩天密集式地進行資料搜集,替自己畫了一個香港無包裝產品的地圖:油麻地陳枝記的鑄鐵廚具、石硤尾糧油店和廚餘收集箱、大埔農墟的本地有機菜、粉嶺馬寶寶農墟的洗鑊刷子、大圍Farm Fresh330的天然洗地劑、荃灣悅和醬園的醬油、網店售賣的手製個人護理用品,一幅美麗的地圖背後充滿心血和汗水。以為就此完結?錯了!原來很多西方流行的環保用品,香港鮮有售賣。還記得Lauren那支萬能的Castile soap,既可用來洗廁所、洗碗,又可沖涼洗頭,非常方便。香港沒有,惟有打人情牌,找朋友幫忙。Joyce開設的「薑寶仔」,一向售賣以薑等天然材料的自製牙膏和護膚品,細問之下才知她一直有辦Castile soap的工作坊,還厚面皮地哀求她教授洗衣粉簡單做法。Joyce原本是一名設計師,數年前患上乳癌第三期,為減少接觸化學品,於是自學做清潔劑、牙膏、護膚品、洗衣粉、洗頭水。我問:「那柔順劑可以自製嗎?」她笑說:「其實洗衣皂是鹼性,令衣服變得硬邦邦的,只要加點酸性的物質,如醋就可以了。護髮素都是無需要的,反而會令毛孔閉塞,將醋加水混合就是了。」原來,我一直被那些化學品騙了。
生活小貼士
製作洗衣粉
材料:手造皂、蒸餾水、梳打粉
1. 先將手造皂磨碎,加入蒸餾水隔水煮溶。
2. 加入梳打粉拌勻,放涼至凝固。
3. 攤開放涼三日至乾涸。
4. 放入攪拌機中打碎成粉狀。
總結 "為垃圾想一個比堆填區好的葬禮!"
有段很長的日子,我衝進店舖,不作思考,喜歡就買,那刻好爽。直至有天,我發現買了一大堆衣服着一次就厭,還有很多沒有用的東西,我才驚覺自己生病了。於是我立志今年要好好過回正常的生活,實踐零垃圾生活是一個好開始。
這兩個星期,上班時不走商場,偏走大街,不瀏覽Instagram的網店,情況有點像男人經過三級片戲院時總有意識地低頭快快走過;我仍然愛用clutch bag,不能帶水壺,就帶一支不鏽鋼飲管和鐵匙;看醫生時,會問:「不吃藥水可以嗎?」醫生笑言:「怎麼到現在還害怕吃藥水?」今次答案有點不同,「藥水仍然是難吃,只是不想浪費那膠樽。」醫生也說我今回長大了。
以前,我會找到同色系的衫褲而樂上半天,現在我竟會為找到散裝鹽糖而興奮;儘管跑了全港九,就為找到一樽無膠封邊的椰子油,也覺值得。當然不如意的事更多,例如終於等到Citysuper的不鏽鋼飲管補貨,原來卻裹上一層層的膠袋;市面有售的環保再造廁紙,全都是膠袋包裝。把家裏翻過一遍,除了電視機遙控、眼藥水還是膠之外,其他要找到替代品不難。我們就差這一丁點。我不知道,我可堅持多久,但我想:「如果你把死物看待成一個生命,為它想後路,或一個比丟在堆填區更好的葬禮,垃圾就不存在了。」
零垃圾生活
星期一(23/2)
其實一直喜歡一個大袋,知道要實行零垃圾生活,給自己一個藉口買下它,反正棉布袋也環保啊!但一時疏忽,沒留意光面卡紙的掛牌難回收,亦一時手快用EPS付款,那張收條紀錄也難分解啊。
星期四(26/2)
考慮數天,還是買下有膠袋包裝的不鏽鋼飲管。
星期天(1/3)
這包袋裝的鹽盛惠一百零五元,原來入面有一個膠袋,被騙了。
星期二(3/3)
今天愛美,想用clutch bag,沒有帶暖水壺,只能帶一支不鏽鋼飲管。
星期四(5/3)
家裏不買報紙,又沒有大不鏽鋼盒,惟有用玻璃樽買魚。買了一條黃腳立,大小剛好。
星期一(9/3)
吃了一件上司買的Ms B's Cake,又多一張膠紙,太順手抹嘴後丟了一張紙巾。
零垃圾本地購物地圖
柬甫寨公平貿易鹽每包$28(a)
負責人以回收紙袋包裝,客人亦可自攜器皿購買。
竹碗布每條$15(a)、竹牙刷每支$22(a)
竹有防霉抗菌作用。牙刷的刷毛用竹炭製成有消炎抗菌、清除異味的功能。
環保再造廁紙10卷裝$20.9
特惠牌環保再造廁紙的紙質還可以,比其他品牌的再造廁紙好,可惜是膠袋包裝。記者暫未找到紙包裝的再造廁紙。
護髮素蘋果醋
以1:10的蘋果醋加水混合,酸性中和洗頭水的鹼性,令頭髮回復柔順,而且醋能使頭髮充滿光澤。
手工皂每克$0.9(b)
只要去一趟市集,或在網上搜尋「手工皂」,一定找到合你心意的手工皂、沐浴露。這是來自薑寶仔的手造皂。
潤唇膏每支$30(b)、靜膚霜每盒$30(b)
如果不適合你的膚質,香港同樣有無數達人以天然材料自製護膚品,更加適合香港人。
洗面液
個人皮膚敏感,多以洗米水洗臉。朋友教路,將菊花浸熱水至水變黃,加入適量蜜糖,用來洗臉或當作面膜,非常保濕,又省錢。
卸妝油
試過無數品牌的卸妝油,效果都不理想。原來用橄欖油或椰子油卸妝,比大部份品牌更好。將兩滴油滴於掌心,在臉上塗抹,推散妝容即可。
化妝棉$250(c)
找遍天南地北,才知香港有一間公司出品循環再用的卸妝棉。將卸妝棉濕水,擠出多餘水份後,沾上卸妝油,在臉上打圈抹走妝容。
天然清潔劑1.5公升$90(d)
Farm Fresh330提供散裝的蔬菜清潔劑、拖地清潔劑以及洗潔精。
柔順劑
原來只要以1:10將白醋和水混合,衣服就可以變回柔順。
梳打粉每盒$5
我稱之為萬能的梳打粉,無論清潔、煮食、製造洗衣粉和牙膏都要用它。在紅磡家興找到盒裝的梳打粉。
醬油500毫升$28(e)
悅和醬園已有半世紀歷史,用可回收玻璃樽盛載醬油。
廚具
新填地街和上海街有多間售賣不鏽鋼和木製的廚具,應有盡有。
不鏽鋼飲管四支$100(f)
在油麻地小店找不到不鏽鋼飲管,惟有買這個。
與其學Lauren周圍撲可循環再造的蒸餾水器,不如下載「撲水」app,它可顯示全港可供公眾人士使用的飲水機,包括座地式蒸餾水機的位置,這水樽都會回收的。
店舖資料:
(a)馬寶寶社區農場 9761 6123
(b)薑寶仔 http://jiangbaozi.wordpress.com
(c)Gogreen88 http://gogreen88.com
(d)Farm Fresh 330 (2698 9591)
(e)悅和醬園(2492 3354)
(f)Citysuper(2736 3866)
記者:陳芷慧
攝影:陳永威
編輯:黃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