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氣蘊生動:愛美麗 - 葉蘊儀

【七筆思議】
氣蘊生動:愛美麗 - 葉蘊儀

三月初印度法院審理曾在二○一二年震驚全球的印度巴士輪姦案件,疑犯之一的Mukesh Singh在獄中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陳述事件,認為女死者Jyoti Singh應為事件負責。他的思維跟香港名導演王晶先生相近:「女人應留在家做家務。」他認為:「晚上九點就不應在街流連,這樣被強姦是女人的責任,男同女本就是不平等。」
對,在今時今日,還有一些地區充滿着對女性不公平的事,我們只可說是現代的悲劇,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女性生活在盲婚啞嫁的社會。在柬埔寨、印度、孟加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女性對於自己的終生幸福從來沒有自主權,有些甚至因拒絕父親的盲婚要求,而遭受男性殘酷對待,她們會被潑硫酸來作為不服從的警告,根據Acid Survivors International的調查,估計每年有達二千宗硫酸襲擊個案,不過仍有大多受害者選擇沉默,未有即時舉報。

慈善月曆喚社會關注

最近印度慈善組織Chhanv Foundation與攝影師Rahul Saharan合作,邀請了十多位曾被強酸毀容的女士拍攝一系列人像作品,集合照片為Chhanv Foundation發起的「Stop Acid Attacks」活動推出不一樣的月曆,這款2015年人像月曆,目的是希望透過相片喚起社會對當地強酸襲擊問題的關注,並正視女性被迫害及攻擊的問題。
這些女孩在受害時正藉青春的年紀,對人生及將來有着不同的夢想,然而,悲劇卻偏偏在那個時候發生,慘劇在她們的肉體及心靈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瘡疤。她們為此害怕自己,更不想給別人看到自己,每天只躲在家,不願對外接觸,傷害奪去了她們本來的面容,還有她們的自信和社會地位。印度每年出現大量強酸攻擊女性的罪案,尤其針對一些打算自立、違背男性命令的女子,甚至強姦亦時有發生,是一種嚴重的性別相關傷害。對於這些被強酸毀容的女士而言,身體痛楚固然難受,然而他人的歧視和恐懼目光,才是令她們久久未能振作及重拾自信的原因。
在Chhanv Foundation的幫助下,她們慢慢走出黑暗,接受自己,再次自信地活在人前,更重拾往日的夢想,好像其中一位受害人Rupa,二○○八年,二十二歲的她被繼母淋漒水毁容。她一直因自己臉上的疤痕感到尷尬和不安,對前路頓失方向,一度放棄做時裝設計師的夢想,但她最終克服心理障礙,設計了一系列作品,而這次月曆相中少女所穿的衣服,全部都是由她設計。
反觀我們位處的現代社會,大家對外表都過份執着,忽略天生獨特及正常的外表,為一些所謂的標準過份執迷。從前整容通常是因為受傷或一些天生的缺陷去重組樣貌,時至今日,整容技術的本質已被扭曲,大家都在正常中變得不正常,又把不正常的行為變成理所當然。是否我們過得太富足呢?愛美是人的天性,喜歡俊美的外表不足為怪,然而即使沒有,亦不等於人生就是個悲劇,只要願意接受自己,任何的面貌都不能成為你的障礙。看到月曆中的女性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過份注重外表的你是否應重新思考是否要去整高個鼻或加尖下巴?

【氣蘊生動】
撰文:葉蘊儀

九十年代歌影視三棲藝人,現為母親,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碩士畢業,熱愛藝術工作,喜愛電影、旅遊及獨處,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

本欄逢周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