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內地國際時事分析員占豪指,北京之所以對緬甸局勢「表現軟弱」,漠視華人生命財產安全,與中方在緬甸的戰略目的和經濟利益相關。首先中緬邊界早已確立,中國外交原則是不干涉他國內政,軍事介入等同侵略,國際社會不能接受。
在軍備上支持緬甸內戰也不符合中國利益,因中國正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緬甸是重要關節點,如果緬甸天天內戰勢影響中國戰略目的。加之緬甸民主化後,緬當局包括軍方正倒向美國和西方,美國正想藉機踩入緬甸攪局。
不經馬六甲海峽大省成本
特別是,中國投資千億人民幣興建的中緬石油管道,今年剛開始輸送油氣,該管道建成使中國不必經馬六甲海峽海運,就能從中東輸送大量油氣到中國,大大節省成本;如與緬方翻臉該管道勢被截斷。有人建議中國仿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趁機收回果敢,因歷史上果敢是中國一部份,六十年代中共割讓給緬甸。但緬北武裝只想利用中國血統博同情謀求自治,而非加入中國,他們明白一旦「回歸」,馬上會被北京解除武裝。對北京來說,最佳的選擇是維持緬北現狀,推動各方和解。在此過程中擴大中國在緬甸的利益,並逐漸在經濟、政治上提升對緬甸整個國家的影響力。
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