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籽:揀啱童書】
春回大地了,草叢裏鑽出一條水律蛇,跳出一隻大嘴蛙,還有一隻在葉子上踽踽獨行的蝸牛。牠們正趕赴一場春天的盛宴,去摘樹上酒紅色的葡萄,可是有人跑得快,有人走得慢。春天就是這樣開始的,人生的故事大概也可從這裏說起。
如果你在乎最後是誰嚐到了葡萄,而誰又落空了,那你的心已經離開春天太遠,或許是太久沒有聽過故事了。這刻坐在公園草地上的四個小孩,故事聽到這裏,他們終於忍不住,七嘴八舌的嚷道:「春天還有螞蟻、蚯蚓和蛇的!」「在亞當和夏娃那個年代,蛇是有腳的。」「蝸牛行過的地方有一串白膠漿漏出來。」「那是忌廉來的,蝸牛的忌廉。」最後,七歲的錢悅為這場小辯論認真地補充一句:「總之要小心有禽流感。」
水律蛇把身子一縮就滑到樹上,一下子把幾顆葡萄吃掉,但旋即吐了出來,大喊好酸啊。接着大嘴蛙雙腳一撐,倏地跳起,伸出舌頭再捲走幾顆提子,但同樣立即吐了:「好難吃!」是的,牠們來得太早了,葡萄還沒有熟,仍然是酸的。至於蝸牛則在老遠奮力地爬,沿途遇上毛毛蟲,還把牠擱在背上,牠們一起慢慢的,慢慢的伴着走,一路上嗅過花香,也差點落入蜘蛛的繩網裏。日復一日,牠們終於來到葡萄樹上,但牠們來晚了,椏枝上只剩下最後一顆爛掉了的葡萄,毛毛蟲看着哭了。
毛毛蟲哭了,四歲的錢溢卻笑了出來,竟然還念了一句打油詩:「慢吞吞食雲吞,食完雲吞會結婚!」小男生趙珩則滿有感慨,悄悄說道:「我總是被人說我慢,說我食飯好慢,我有想過要食得好快,但始終還是好慢。」
學習面對失望
講故事的人是安徒生會服務督導黃芓程,她向小朋友說這個故事不下十數次,而他們總是很容易取得共鳴,「小朋友很快就能投入蝸牛的角色,他們覺得蝸牛能代表自己,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快。細路仔的成長階段都重視鬥快,這個故事想讓他們知道,跟隨自己的步伐也是可以的,不要為此太害怕,不要忘了看身邊美麗的東西。」
看着毛毛蟲難過地哭,蝸牛想了一想說:「爛掉了的葡萄,可以做出好吃的三文治!」然後牠們在提子皮上咬一個洞,用力一擠,葡萄汁就流到葉子上,兩片葉子叠在一起,就變成了果醬三文治。吃完這場葡萄的盛宴,牠倆決定要到更遠的地方,大吃一頓春天的蘋果。但翌日在葉子上醒來,毛毛蟲卻長成一個蛹,沒留下任何說話。蝸牛縱使大惑不解,但仍把她好好的揹着,上山又下海。直到蝴蝶破蛹而出,牠倆相認,蝴蝶用觸鬚把蝸牛抓住,再往蘋果樹那邊飛去。
原來這不是童話,或許這更接近世情。早來了葡萄是酸的,晚來了葡萄又爛掉,我們總難趕上最好的時刻,所以人生的出路惟有是好好預備自己的心情。把爛熟的葡萄變成果醬,可能是大人更需要學習的一課,「蝸牛和毛毛蟲堅持好久,努力去做一件事,但不代表會如願以償,那你要用甚麼心態去面對失望?可否樂觀一些?或者用抗逆力去把事情扭轉?」春天就是讀書天,選一本童書,藉閱讀教孩子處世之道,最後上了一課的人,可能是爸爸媽媽。
耐性是堅持之本
簡介:小男孩站在山坡,眼前只有一望無盡的土黃色。他把種子埋入泥土,日曬雨淋,大地仍然一片土黃。他遂把更多種子撒入泥土,仍沒半點青綠,到白雪覆蓋大地,他害怕小鳥或巨熊吃掉種子。小男孩就是這樣懷着期待又擔憂的心情過了幾周,終於,土黃色的泥土換上了一片綠油油。
霍玉英給家長的話
春天生機盎然,但這是經歷嚴冬後才會降臨大地的美景。這是個等待春天的故事,作者以樸素的文字娓娓道出等待的過程。春天象徵希望、理想會到來。但這兩個期望,需要持之以恒的等待,就像故事中的男孩,要有顆堅持等待春天的心。
與人分享幸福快樂
簡介:大雪紛飛,巨人冷醒,瞥見窗外有個孩子冷得全身發抖,巨人趕緊把小孩帶入屋,給他食物、用熱水幫他洗澡。孩子笑了,這一笑使屋裏的草長出嫩芽,花也開了,原來他就是春天。春天到臨,巨人得到溫暖也嘗到幸福,他自私地想擁有春天,不讓春天離開,便把春天的披風藏起來。巨人看到春天悶悶不樂,也望見屋外的冰冷,自己心裏也不好受;巨人鎖住了春天,同時也把自己的心關起來。
菜姨姨給家長的話
故事帶出「分享」前必須「割捨」,這故事讓孩子了解「割捨與分享」,方能帶來更大的喜悅和收穫。孩子能從美麗的圖畫中看到冬天轉為春天的景色,了解四季運作。
為正義勇者無懼
簡介:小房子住着冬姑娘和春姑娘兩姐妹。古往今來,新年伊始時,冬姑娘就會去休息,而一連睡了九個月的春姑娘就會從睡夢中醒來,把綠蔭撒遍世界角落。可惜今年冬姑娘並不想喚醒春姑娘,繼續以冰雪覆蓋大地,直到知更鳥飛到春姑娘的家,發覺她還不起床,便帶領所有動物,齊齊把春姑娘喚醒,將和暖的春天帶回來。
Lisa給家長的話
故事中的小動物,全部為了喚醒春姑娘而表現出驚人的勇氣,可藉此教導小朋友面對正義的事情時不要退縮,要學習知更鳥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