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以英語為母語同時操流利普通話的外國人,在中國就業市場甚為吃香,但隨着優勢逐漸被取代,找不到好工,加上空氣污染問題,越來越少美國人選擇到中國升讀大學。
儘管越來越多美國人到海外升學,國際教育研究所數據顯示,到中國升學的美國學生人數在二○一二至一三年度仍錄得3.2%跌幅,有一萬四千四百多人;另邊廂湧到美國讀書的中國人卻有增無減,人數在二○一三至一四年度錄得16.5%增幅,有逾二十七萬四千人。
「海歸」中國人英語流利
中國對美國學生吸引力下降,空氣污染是原因之一,不過更重要是就業問題。跨國企業以往主力吸納操流利普通話的外國人,二十五歲美國學生韋斯杰伯(Ian Weissgerber)亦「以為來中國學中文可以找到高薪工作,但很快就發現根本不是這回事,很多留過學的中國人英語跟我一樣流利,中文更是他們的母語」,這類「海歸」漸受僱主青睞。如今美國學生只會到中國作短期逗留,更以旅遊觀光為主。
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利(Rober Daly)認為,這不單純是教育問題,更關乎到中美利益,「除非我們以中國的方式了解中國,否則無法清楚、有效及全面地對中國作出回應」。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