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知音人 - 蔣芸

品味知音人 - 蔣芸

初十吃盆菜遇到劉健威,他正躊躇着到台北時要不要去慰問詹宏志,之前讀壹週刊黎智英專欄,把食家王宣一生命中的最後時刻清楚的寫了出來;義大利火車站小餐館中身旁是丈夫,兒子在倫敦等她,才吃一口早餐頭暈伏桌不起,一分鐘之內的事吧,就此和人世告別……誰想得到呢。
這樣的結局雖叫人萬般不捨,但這何嘗不是一個最好的結局,不是嗎?人在旅途,心愛的人陪在身邊,遠方還有另一個心愛的人正在等待,沒有經歷病榻纏綿,沒有太大太多的痛苦,來不及那會叫人斷腸的告別,更無需交代任何事,衣袖都不必揮一揮,行囊也不必整一整,自己沒有料到,沒有人可以料到;猝不及防的就此離開,回首天涯路盡在無言中,連那幾十年同行親愛的人也留在身後。
因為王宣一的突然離開會叫人想一想,或早或遲,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天,到了那個時刻又會如何?這豈不是一個最理想的方式,是這種方式選擇了你,卻不知要幾生才能修得的方式。
為了紀念這位僅有一面之緣的人;是那年在湘西鳳凰黃永玉的玉之山房,那天我們才到,她和詹宏志卻正準備離去,但為了晚餐黃老師特地準備的一道牛雜湯而去改了機票,當時我已笑說此乃食家本色也,也是黃老師說菜有畫畫般的魅力。
特地去買了那本她去年出版的行走的美味,書中也曾介紹了香港的粥店生記和一樂也燒臘店。即使行走到了另一個國度,還是會繼續她對於美味的追尋吧,遺憾的是她府上那試過了的人無不讚譽的燘牛肉、歐姆蛋,自她別後已變成了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