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提議,透過全民投票解決政改紛爭,若有逾三分二市民支持政府的政改方案,泛民也要支持政改。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指,《基本法》下沒有公投概念,並質疑泛民會否跟投票結果表態,而泛民開出條件,若港府和建制派肯按結果決定對政改取態,泛民才會考慮。
記者:呂浩然
鍾庭耀接受電台訪問時解釋,全民投票解決現時陷膠着的政改紛爭,建議有逾三分二人支持通過政改方案,表明必定否決政改的泛民就「有條件、有理由去重新思考」,泛民否決政改的立場是否代表民意。鍾指以往談到全民投票,中央、特區政府就好驚,以為會發展成主權紛爭、港獨問題,希望當局能「尊重吓個結果,畀啲空間佢做,唔好一開始就打沉佢」。
袁國強質疑投票意義
至於立法會議員方面,他希望議員參考投票結果,因投票最重要一點在於議員對結果「收唔收貨」,有議員事先表明接受投票機制和結果,就算只有一名議員也好,投票結果才變得有意義,但他目前未接觸任何立會議員,認為任何人如覺得投票這方法可取,也可以提建議集思廣益。
袁國強昨日出席葵青區議會宣傳政改後,回應鍾庭耀提議,強調《基本法》下沒有公投概念,又指若泛民不按投票結果表態,投票還有否意義,「佢哋之前個別議員講過,即使係大多數選民或市民支持喺人大八三一的基礎上進行普選佢哋都會投反對票,若果係咁我哋係咪需要考慮咁投票仲有乜意義呢」。
經民聯梁美芬也認為,全民投票不符合《基本法》,又指泛民要吸取過往教訓,「唔好再用『公投』呢啲字眼」,因這是負面、「會插番佢哋自己嘅、無補於事嘅方式,索性就講民調就民調,就會係更加正面同埋有建設性」。民主黨劉慧卿和公民黨梁家傑都認為,港府和建制派都受投票結果綑綁才有意義,劉說:「如果市民係反對嘅,政府即刻叫北京再嚟過,咁就刺激好多,咁就真係有公投嘅意義,同埋真係有贏有輸」。